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租佃制度与农业互助合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租佃制度与农业互助合作

作者:魏本权

所属图书:区域实践:时代诉求与近代中国...

图书作者:魏本权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报告字数:10334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民国时期租佃制度中的互助合作关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经济调查显示,耕畜与农具匮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产生了租佃双方的互助合作需求。民国时期,以伙种、分种、换工、帮工、分租、力租等形式形成的业佃合作与互助关系,在市场化、货币化的租佃关系尚未完全形成之前,一直伴随着租佃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力租制度、分租制度被视为落后的租佃制度,但其中的业佃互助和合作也最明显。总体而言,租佃关系的成立意味着业佃之间土地—劳力互惠互利关系的形成;高额地租、附租、帮工、送工、送礼等剥削形式则是租佃制度饱受诟病之处。
文章目录
  • 一 租佃双方的互助合作需求
  • 二 租佃制度中的互助合作因素
  • 三 租佃制度的两难:剥削与互助并存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