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视角的生态宜居
农民视角的生态宜居
报告字数:21146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本文呈现了地方政府的实践逻辑、流动背景下村庄的形态,以及农民关于生态宜居的主体性表达和实践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一是村庄和农民逐渐分化及其需求日益多样化给生态宜居带来挑战,二是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实践与农民需求和构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三是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是实现生态宜居的路径选择。
文章目录
- 一 生态宜居的基层实践逻辑与村庄底色
- (一)绿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策导向与基层实践逻辑
- (二)流动背景下的村庄形态与农村生计
- 二 农民对生态宜居的理解与愿景
- 三 农民在生态宜居方面的参与和实践
- (一)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户的覆盖情况
- (二)农户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方面的行为变化
- 四 农民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和评价
- (一)农民对村庄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二)农民对村庄环境问题的感知
- (三)农民认为生态宜居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 农民对生态宜居的参与意愿和需求
- (一)参与村庄环境改善活动的意愿
- (二)生态宜居的依靠主体
- 六 结论与思考
- (一)村庄和农民逐渐分化及其需求日益多样化给生态宜居带来挑战
- (二)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实践与农民需求和构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
- (三)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是实现生态宜居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