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作者:叶敬忠 刘娟

叶敬忠 刘娟##叶敬忠 刘娟

所属图书: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图书作者:叶敬忠 刘娟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报告字数:1215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本文综合考察农民对乡村振兴不同方面主体角色的认知和态度,呈现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图景,并分析其中的主体性式微与分化,探讨如何激发与培育农民的主体性。面对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式微的现实以及相应的结构层面、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困境,如何激发和培育农民主体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乡村活力、农民主体性发挥空间、个体和组织能动性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和培育农民主体性,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推进。
文章目录
  • 一 农民主体性的现实呈现
  •         (一)农民主体性在产业兴旺领域的呈现
  •         (二)农民主体性在生态宜居领域的呈现
  •         (三)农民主体性在乡风文明领域的呈现
  •         (四)农民主体性在治理有效领域的呈现
  •         (五)农民主体性在生活富裕领域的呈现
  • 二 农民主体性的式微与分化
  •         (一)在村人口老龄化,难以有效回应乡村振兴建设需要
  •         (二)政策与现实偏离,项目过度干预与项目制思维弱化农民主体性
  •         (三)村庄凝聚力弱化,村民去组织化,个体能动性不高
  • 三 农民主体性的激发与培育
  •         (一)重视留守人口力量,吸引青年返乡入乡,重建乡村活力
  •         (二)为农民主体性发挥留出空间,鼓励农民全过程参与政策和项目的设计与落实
  •         (三)以共同利益组织农民,激发集体能动性,凝聚村庄发展力量
  • 四 结论与思考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