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庙与圩庙
摘要:江南圩田的长期开发,使大量水面变成陆地,形成了圩田上的一个个聚落,在这些圩田聚落中也就出现了一个个社庙,即“圩庙”。部分圩庙的建立者是那些刚刚上岸的水上人或新迁来的外地人,其建立的猛将庙与乡镇城隍、东岳庙之间表现了新的岸居人群与老的岸居人群的关系。在江南地区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刘猛将的祭祀场所有(或曾有)如下特征:与许多不同的神共处;庙宇通常较小而简陋,多立于水滨;在家中甚至也有刘猛将的神像。上述三个特点均为水上人的特点。猛将会最重要的仪式是游神,体现了不同地方或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
文章目录
- 江南圩田与东山的开发
- 东山的圩
- 圩庙:圩上聚落的社庙
- 一水之隔:吴江沿湖地区的开发与社会紧张关系
- 猛将的“老家”与农业中心论的质疑
- 从淀山湖三姑祠到金泽陈三姑
- 青浦的猛将与厉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