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结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机制
结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机制

作者:耿达

所属图书:和顺图书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图书作者:耿达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报告字数:15635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本文构建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三阶段理论模型。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逻辑次序来看,自发生成—政府主导—共建共享三阶段能较好地解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发展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随着发展阶段的深入推进,主导影响因素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此外,和顺图书馆的案例为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提供了如下启示:乡土社会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坚实基础;政府行为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有力保障;社会资源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重要推手;功能转型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着力方向等。
文章目录
  • 一 自发生成阶段:乡土社会的调适
  •         (一)乡贤群体的示范带领
  •         (二)民间社团的组织经营
  •         (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 二 政府主导阶段:政府行为的嵌入
  •         (一)建立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
  •         (二)实施行政供给的分配机制
  • 三 共建共享阶段:多元力量的整合
  •         (一)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
  • 四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