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的时序变化——兼论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保护利用的创新
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的时序变化——兼论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保护利用的创新
报告字数:12341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力,对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保护水平,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报告以非遗保护活力为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1~2020年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多维因子对非遗保护活力综合指数影响明显;整体性保护、政商关系及财政投入等对非遗保护活力起到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论,本报告提出从多维度增强非遗保护活力,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整体质量;加强各部门协调,管控非遗保护工作的结构性风险;重视财政支持,提升非遗保护的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政府主导地位,突出非遗保护的地方特色等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非遗保护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非遗保护活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非遗保护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选取
- 二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分析方法
- (三)计算公式
- 三 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评价结果分析
- (一)数据分析结果
- (二)云南省非遗保护活力的测度结果
- 四 增强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保护活力的对策
- (一)多维度增强非遗保护活力,提升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
- (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控非遗保护工作的结构性风险
- (三)重视财政支持,提升非遗保护的资金利用效率
- (四)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突出非遗保护的地方特色和创新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