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宗教传播及发展的云南模式
宗教传播及发展的云南模式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云南课题组 郑筱筠

所属图书:中国宗教报告(2010)

图书作者:邱永辉 金泽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报告字数:36428字 报告页数:40页
摘要:从宗教类型而言,云南宗教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在宗教分布上呈现立体交叉分布的和睦格局。云南各种形态的宗教传播运动是云南各种宗教的地域分布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云南宗教文化“再生产”的关键,是云南宗教本土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云南宗教未来发展趋势的动力。因此,本报告在对云南宗教传播运动及特点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试图总结宗教传播及发展的云南模式,并以此对宗教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章目录
  • 一 宗教传播的云南模式
  •         (一)原生性宗教
  •         (二)佛教
  •         (三)伊斯兰教
  •         (四)道教
  •         (五)基督教
  •         (六)天主教
  • 二 云南宗教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少数民族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将对宗教发展产生影响
  •         (二)云南宗教自身群体的组织性格及其社会影响力将会通过宗教对社会建设的参与程度而日益凸显
  •         (三)网络宗教传播的“双刃剑”效应将使云南宗教发展呈现复杂化局面
  •         (四)探索适应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伦理”,积极规避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将有效地处理好宗教伦理和民族社会资本的关系
  •         (五)云南宗教信仰格局将会逐渐出现个人宗教信仰行为与社区(村寨)宗教信仰行为并列的现象
  •         (六)跨境民族文化及宗教交流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潮流而日益密切,巧用文化“软实力”将可以全方位提升云南宗教的战略资源,凸显云南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