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鄂州市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鄂州市为例
报告字数:20432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提出来的,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格局转变之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举措。2009年鄂州成为湖北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经十年之久,围绕“空间布局、城乡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环境以及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全方位部署。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鄂州进一步扩大决策战略部署,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原有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上更加关注农民增收、扶贫脱贫,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和政治保障,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城乡高度融合发展,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共同体,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人才支撑是关键,乡村治理是政治保障。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支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与农村产业发展需求矛盾凸显,如何吸引“城归群体”,把握返乡人才,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针对鄂州发展现状,认为当前鄂州城乡融合战略任务主要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产业的振兴,发掘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留住已有人才是鄂州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利用武汉城市圈内核城市的优势打造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辖区内实行城乡“全域一体”整体规划路径,以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高度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国家角色干预与乡村社会内部规则的协调运作,完善国家政府和乡村社会的互动衔接机制,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
文章目录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鄂州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 (一)组群式空间布局,城乡融合更加深入
- (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 (三)优化城乡要素配置,促进农村三产融合
- 三 鄂州城乡融合发展困境阐释
- (一)城区辐射效应不足,城乡发展失衡
- (二)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有风险
- (三)要素层级流动,鄂州城乡发展资源要素紧缺
- 四 以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 (一)培育新型人才,开发人力资本
-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 (三)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
- (四)构建城乡文化共享网络,促进城乡文化共融
- 五 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