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世界主要低生育率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
世界主要低生育率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
报告字数:28546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本文梳理回顾了世界主要低生育率国家实施的生育支持或激励政策,总结归纳了这些政策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既有政策的得失,并结合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初步探讨了既有政策实践对中国现阶段提振生育水平的启示。研究指出,灵活工作安排和休假制度是提振生育水平的成本—效益型措施;低价、优质、覆盖全面的托育服务对解决育龄女性在兼顾工作与家庭中面临的特殊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支持和推动育龄人群实现意愿生育水平不可或缺的力量;相比之下,生育奖励等直接的转移支付类措施对提振生育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基本不影响队列或长期生育水平,且这类政策实施成本高,直接产生巨大的财政负担,限制了其政策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往往是综合多方面、多领域协调推进的政策组合,能够有效解决阻碍育龄人群适龄婚育的难题。研究建议,在深入调研当前中国生育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为年轻人实现个人发展与适龄婚育、家庭发展扫除障碍,并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推动人口长期均衡与高质量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世界主要低生育率国家应对低生育的主要政策
- (一)工作安排与休假制度
- (二)托育服务
- (三)生育补贴/奖励
- (四)其他政策
- 二 从社会发展阶段看各国生育支持政策的差异与变化
- (一)生育率变动的国际差异
- (二)生育支持政策沿革的人口与经济视角
- (三)国际人口形势和政策环境推动各国政策力度升级
- 三 世界各国既有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成功国际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四 各国政策实践对中国应对低生育率的启示
- (一)提振生育水平,需要首先解决育龄人群面临的就业和生育(及抚幼)之间的冲突
- (二)贯彻系统观念,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完备的综合性制度与服务体系,促进多部门统筹协调,切实消除年轻人在婚育进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 (三)稳定和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筑牢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为提振婚育意愿并最大限度地实现适龄婚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 (四)中国生育转变历程的特殊性意味着中国当前仍处于提振生育水平的重要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