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及价值传承——以妙源村立春祭为例
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及价值传承——以妙源村立春祭为例
报告字数:1290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急剧转型,导致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失去了根基。本文基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调查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九华乡妙源村立春祭传统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贯穿于村庄发展的始终,完整地承载着乡村集体记忆以及乡村多元化价值。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激发多元主体的文化自觉,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资源,合理重构乡村集体记忆,有效推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案例村概况
- 二 妙源村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建构过程
- (一)妙源村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
- (二)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建构
- (三)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集体失忆
- 三 妙源村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与复苏
- (一)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重构
- (二)恢复、创新立春祭祀仪式和空间,重构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载体
- 四 “被发明的传统”:活态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传统乡村的多元性价值
- (一)流动的乡村集体记忆:乡村民俗文化承载着厚重的乡村集体记忆,其保护发展需要伴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而重构创新
- (二)文化自觉中“被发明的传统”:重构乡村民俗文化集体记忆,活态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传承和重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内源式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