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资源层面:推动跨地域的资源流动
资源层面:推动跨地域的资源流动

作者:文军 吴越菲

所属图书:乡村新内生发展道路的中国探索

图书作者:文军 吴越菲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报告字数:29451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发展的过程就是利用资源的过程。资源利用的程度,成为新内生发展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中提道:结构是转换的规则和资源,资源影响规则的测试和确认,规则左右着资源的使用。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一是集体行动,以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实现整体生态空间打造与生态资源要素化;二是共同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且发挥互补性作用的中国特色治理规则,以多要素集聚、多业态拓展实现生态要素产品化;三是利益共享,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受此启发,我们认为:从资源层面来看,资源的评估、整合、再生和共生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也是乡村发展阶段性过程的体现。本文将从上述四个维度对新内生发展模式中的资源问题加以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红河县如何实现资源的本土利用和跨地域流动。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资源评估:立足地方社区的发展策略制定
  •         一 农业资源多样但后劲不足
  •         二 民俗资源丰富但区域特色不突出
  •         三 初级产业发达但结构难以升级
  • 第二节 资源整合:基于优势资源的特色产业建设
  •         一 依托政策优势实现资源实践
  •         二 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与品牌化
  •         三 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的文旅产业协同
  • 第三节 资源再生:城乡融合中的跨地域资源协同
  •         一 基层政府搭建资源引入平台
  •         二 数字技术对接外部资源注入
  •         三 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资源联动
  • 第四节 资源共生:“一核多维”的乡村整全建设
  •         一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水平
  •         二 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
  •         三 营造多产联动的链式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