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以小学为重点有节制的学校布局期(1949~1955年)
以小学为重点有节制的学校布局期(1949~1955年)
报告字数:16854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5年)县域内学校布局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内,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农村教育普及方面成果显著,同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教育整顿和调整,包括对私立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及职业学校的整合和优化。期间,教育类型、办学形式和体制等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尽管如此,仍然体现出一定时期的节制性和发展的质量导向。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县域内小学从快速发展到整顿提高
- 一 对县域内私立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二 县域内小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
- 三 对群众办学的鼓励与规范
- 四 整顿小学及对小学正规化的争议
- 五 高小毕业生升学成难题
- 第二节 县域初级师范学校的发展与逐步取消
- 一 县域中等师范教育的迅速发展
- 二 初级师范学校的调整、停办
- 第三节 县域职业学校的停办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