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报告字数:7442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本报告构建了基于教育便利、养老便利、医疗便利和便民便利四大领域的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评价指标体系,从距离、覆盖率、人数等维度全面衡量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格局与区域差异。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上海已经具备现代公共服务条件,但其余评估省份均处于尚未具备阶段。分指标来看,便民便利达到且超过基本具备阶段的省份最多,平均得分也最高,医疗便利平均得分次之,教育和养老便利平均得分最低。从区域差异的视角看,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阶梯形态。
文章目录
- 一 概念内涵
- 二 理论框架
- 三 评价指标体系
- 1.教育便利
- 2.养老便利
- 3.就医便利
- 4.便民便利
- 四 关键性指标基本具备目标值
- (一)“农村小学可达性”和“农村初中可达性”目标值3公里和4公里
- (二)“农村养老机构设施覆盖率”目标值80%
- (三)“农村每千人执业医师指数”和“农村每千人注册护士指数”目标值3.4人和4.0人
- (四)“村级综合服务站点覆盖率”目标值100%
- 五 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发展格局
- (一)全国有1个市基本具备农村现代公共服务条件
- (二)教育、养老便利是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中急需提高的短板
- (三)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阶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