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报告字数:8901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本研究基于厕所卫生、垃圾治理、污水管控和环境优美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人居环境条件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4个关键性三级指标的农村基本具备现代人居环境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合理设定评价指标基本具备目标值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发展格局,结果显示我国有7个省级行政区已处于“基本具备阶段”,占比为22.6%;其他24个省级行政区处于“尚未具备阶段”,占比为77.4%,无处于“已经具备阶段”的省级行政区;东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文章目录
- 一 概念内涵
- 二 理论框架
- 三 评价指标体系
- (一)厕所卫生
- (二)垃圾治理
- (三)污水管控
- (四)环境优美
- 四 关键性指标基本具备目标值
- (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管控)率”目标值都为100%
- (二)“植被覆盖度”目标值0.7
- 五 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发展格局
- (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水平整体较高,7个省市率先进入基本具备阶段
- (二)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环境绿化成效相对显著
-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管控)是农村人居环境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