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调查

西藏扎囊县德吉新村调查概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2

调查团队:倪邦贵、扎西多布杰

调查时间:2007年8月10日—2013年4月18日

一、调查地点选择及概况

本书所写的德吉村,位于西藏日喀则定结县日屋镇中心,海拔4660米,距县驻地75公里,东连琼孜乡和印度锡金、尼泊尔塔普勒琼县,西临定日县和陈塘镇,北与萨尔乡接壤,南靠陈塘镇和尼泊尔桑库瓦萨巴县,与尼泊尔的塔普勒琼县和桑库瓦萨巴县13个村庄接壤,距陈塘镇75公里,距车布达拉山口通道38公里。1964年前,德吉村地处陈塘公路旁边叫“古都塘嘎”的地方,由于1964年一场特大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德吉村由政府统一搬到了现在的所在地。

考虑到调研过程中的找资料便利和所调查对象的典型意义等因素,我们最初选择了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的陈塘镇。一方面,我的一位挚友在该县水利局当局长,他对陈塘比较熟悉,并且答应陪同我去陈塘调研;另一方面,陈塘比邻尼泊尔,是以夏尔巴人为主要居民的一个较少民族聚居区。由于交通极为不便,仍然保持了比较原始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但是,8月10日,我们到了定结县的时候,得知去陈塘的路多处被雨水冲毁,定结县城至陈塘的交通已中断,而且近期恢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决定选择去陈塘路上必经的日屋镇进行调研,因为日屋镇也是被列为国家二级通商口岸的边境镇,有多处抵达尼泊尔的口岸,离最近的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2公里,符合边境村镇的要求。

二、调查过程、方法

8月11日晚,到达日屋镇以后,没有招待所可住,被安排住在镇政府大食堂。在15天左右的调研时间里,镇政府领导在食宿、采访、访谈等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方便。在日屋镇,经过多方了解,最后我们选择将德吉村作为调查的对象,因为听镇上的同志说德吉村是整个日屋镇最大的,而且同日屋村、吉勒村三村相连。日屋镇总人口为1001,德吉村虽然在日屋镇最大,但也只有65户、265人。村子规模小,人口少,情况容易掌握,但代表性强。然而,由于是几十年前从其他地方搬迁来的“新”村,又是牧区村,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以考证,仅有的历史资料也都是口头流传的。没有村志、没有村标,连村委会的制度规章建设都很不健全。所以,给调研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本村吃住,在一位副镇长的帮助下,我采取发放问卷、各户访谈、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调研。

三、调查内容

本调研课题的写作主旨就是在对该村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和民生等多个领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调研掌握的第一手现实资料,从而比较出新旧西藏的天壤之别。德吉村这个中国西藏边境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进一步折射出西藏农牧区从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改革开放和中央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以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该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试图探索寻求解决方法,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