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调查

云南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调查概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0

调查团队:杨永福、田景春、黄梅

调查时间:2007年8月1日——2010年1月1日

一、调查地点

云南边境县市地区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普遍缓慢,总体上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二是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很大。四是跨境民族境内外不同部分往来密切,本民族自我统一意识增强,并呈现继续发展的趋势。五是与邻国相比,云南边境县市一些地区获得国家支持的力度不够,与越南等国的优惠政策形成反差。六是地方财政较困难,难以落实国家规定的脱贫项目的配套经费。七是地方教育、卫生保健、文化事业等发展水平偏低。

因此,云南边境县市地区目前的状况,与建设和谐边疆的目标很不适应。最近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双方已成功完成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高速进展,对云南边境县市地区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稳定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对国情、区情作进一步了解,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二、调查过程

2007年8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方铁教授来到文山师专,邀约文山师专的部分教师一起从事“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云南部分”课题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马崩村调查组与其他调查组一起,对确定的村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马崩调查组先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参加相关田野调查知识的基本培训,并几次深入马崩地区各自然村及农户家里调查访谈。在掌握了基本的材料后,撰写了本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

在几次到马崩村调查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时间里,马崩村艰苦的自然环境以及马崩村民豁达、乐观的心态都给调查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内地很多中心城市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现代化程度。但是,位于祖国西南边境的不起眼的小村寨马崩村仍然处于前现代社会,只有村民家里的电视和少量的移动电话才能让人感觉到些许的现代气息。像马崩村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如何才能与内地一起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从而稳定强固祖国边疆,一直是调查组所思考的问题。而马崩村委会干部以及其他村民对幸福生活道路的探索与追求,也深深地触动着调查组成员的心灵。如果这部调查报告的面世能够引起大山之外的世界对马崩村有些许的关注,也就达到调查的目的了。

这次调查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中共马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顾玉洪。我们每一次前往调查,都由他替我们安排和组织好相关人员,他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并带我们参与了对宅基地纠纷的调解活动,使课题组成员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有了切身体会。正是他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这次调查才得以顺利进行。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