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调查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调查概况

来源:乡村研究平台 发布时间:2018-03-13

调查团队:郑孟煊、黄绍汪

调查时间:2003年3月~2005年8月

一、调查地点

广州市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区扩展很快,1978年市建城区只有87平方公里,2003年已扩展到240多平方公里,在这种超常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城中村。

石牌村地处广州近郊,20世纪70年代以后,耕地就陆续被征用,到1995年,耕地被全部征用,农民也全部转而从事他业。现在石牌村周围已经是广州市的繁华地区,成为电子一条街。石牌村村务管理也比较好,较早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农民转业以后,仍是村集体经济的股东,每年从村里分红,享有村集体经济提供的各种福利。石牌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实践的股份制、集体企业公司化、物业出租等模式,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一种制度创新,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和动力。石牌村这个城中村是广州市138个城中村里最大的一个,在省内外都很有名气,石牌村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在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发展路径等方面有较多的创造性,被媒体称之为“石牌模式”,因而比较有代表性、典型性。这是我们确定以石牌村城市化为调研、写作主题的基本原因。

二、调查过程

本课题启动于2003年初,课题组成员由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石牌村三骏企业集团一些领导同志和实际工作者,及几位资深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组成。在两年多时间里,经历了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问座谈、问卷调查、反复研讨、认真探索的全过程。几位主要的调研写作人员租用了石牌村一间约40平方米的出租屋达一年多时间,作为调研基地,经常食住在那里。因此可以说调研过程中,做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本书统稿历时数月,此期间作者互补互动,挖掘资料,深入调查,提炼观点。因此,多数章节都经两次以上的修改才定稿。在两年多调研和写作过程中,也先后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