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宝鸡市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宝鸡市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中国乡村研究平台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1日

调查团队:宝鸡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88年10月—1990年10月

一、调查地点

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是地处浅西北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 1949年建市,目前实行市带县体制,设 2区、辖10县。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宝鸡曾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周秦王朝兴起于这里,西汉、隋唐一直把她列为畿辅重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这里不仅留下了大量名胜古迹,而且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仅《二十四史》列传的历代名人就有近百人,其中包括在灭纣兴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周公旦,春秋五霸之一的政治家秦穆公,为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家白起,编制《麟德历》的天文历算家李淳风,首创两税法的理财家杨炎,创立“关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等。宝鸡全面接触近代文明,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从那时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宝鸡市的发展开始进入第三次转折时期。这次转折的基本内容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行经济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宝鸡市根据自己具有较强的工业实力而整个区域经济欠发达,并带 10个县这一基本特点,在80年代积极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选择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挥城市经济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与此同时,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综合改革、中等城市机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陕西省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在许多方面进行超前性的试验。

作为中国百县市情调查之一的宝鸡市情调查从1988年10月开始 ,1990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一个月。作为市情调查,本次调查重点反映宝鸡市区的情况。但由于宝鸡实行市带县体制,市县工作一体进行,加上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有些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市区和各县无法分清,所以在许多方面同时反映了全市(包括各县)的情况。引用资料的时间下限一般到1988年底,根据需要,又增补了1990~1991 年的主要统计数据。

三、调查价值

宝鸡市情特点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宝鸡市确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市情的最佳选择;同时说明,在不断提高生产力基础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还需要走一段相当长的路程。只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从市情实际出发,加快改革步伐,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宝鸡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走上一个新的阶段。本次市情调查反映了宝鸡市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为未来城市政策的制度提供了实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