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亳州市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亳州市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中国乡村研究平台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调查团队:亳州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88年11月——1991年1月

 

调查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亳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中间尽管也出现过种种曲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10年来,亳州的发展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难以比拟的。它终于由一个古老的城镇,发展为淮北平原上一座引人瞩目的社会主义新型城市。将其作为安徽省的典型县调查,可以从中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内县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

调查过程及方法

1988年11月,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参加的16名科研人员组成调查队伍,进入亳州市。历经两个月,完成了基本情况的调查。1989年4月再进亳州,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医院、街道等基层单位和农户,进行多方面的调查。

调查组于1989年5月对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时间范围下限限定在1988年年底。取样方法是分层聚类抽样和等距抽样相结合:第一步,将全市农村按经济发达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类地区,并按3∶3∶1的比例抽取7个乡;第二步,在每个乡中再按人均收入高低抽取上、中、下各一个村;第三步,在每个村中按等距抽样法抽取15~18户,总共抽取调查对象354户。调查时,由调查员按调查表逐项登记。由于调查员或被调查者的原因,有8份调查表主要内容遗漏或明显失实,实际收回的有效调查表共346份。最后,用计算机作了汇总处理。

调查价值

认识来源于实际,原则不是出发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课题组遵照“真实、准确、全面、深刻”的要求,对亳州市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做了生动的描述。本次调查对亳州市的描述是真实而深刻的,它对于深入了解亳州市乃至了解安徽省地区,对于亳州市党政机关制定正确决策,对于促进亳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实证资料。对亳州市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