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苍南县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苍南县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中国乡村研究平台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调查团队:苍南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2年4月—1993年12月

 

一、调查地点

苍南一向被认为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建县以来,全县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宜山再生腈纶专业市场和金乡印刷、商标行业率先兴起并带动了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苍南县的家庭工业、小商品专业市场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建设独具特色并闻名全国。这是调查组选择苍南县为中国百县市情调查点之一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总编辑委员会把调查编写任务委托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为此,农村发展所成立了《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苍南卷》课题组,由刘文璞、杨勋负责,课题组成员共9人。1992年4月又在苍南县成立了以县长施德金为组长,由农村发展所、中共苍南县委和苍南县政府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编委会及其他相应的办事机构。

本书调查工作从1992年4月开始。苍南县情调查课题组在苍南进行了5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98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课题组聘请当地乡镇政府的干部,经过两天的培训,负责调查。每个乡镇由一名课题组成员负责指导和检查。

调查的抽样是采取分组随机抽样的方式。第一步,按照人均收入,把苍南县的所有乡镇分为3 组,即高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第二步,依据每组乡镇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确定每层的样本数量,随机抽取出20个村。这20个村分布于6个乡镇中。高收入组4个村,样本量共104户;中等收入组10个村,250户;低收入组6个村,144户。在样本村中,依等距的原则,抽出样本户。

三、调查价值

这次调查以苍南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点,做到准确、深刻、鲜活,真实反映1992~1994年间苍南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变化。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人们研究苍南县县情和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尽可能地提供有关的基础性资料。因此,它以翔实的史实,大量的统计资料对苍南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客观的介绍;对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发展潜力和新增长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利用的成就和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这些调研资料对促进苍南县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是大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