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海口市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海口市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5日

调查团队:海口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

第一次调查:1990年1月—1992年5月

追踪调查:2005年8月—2007年9月

一、调查地点

海口,远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筑墙为城,饱经沧桑,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遗迹、文明的史话、美丽的传说;海口是一座具有热带风光的古老的海滨城市。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海南于1988年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作为省会城市,成为整个海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此,海口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海口市已经迈开大步跨上了新的发展阶段。4年来,海口高厦拔起,交通日趋改善,电力供应充裕,通信遍达五洲,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国内外商贾云集,游人纷沓而至,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海口市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全方位开放的热点。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调查组分别于1990年和2005年对海口市进行了两次深入调查。

1.第一次调查

篇目设计,试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记述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多侧面,按专题分别设章。 以改革开放作为重大历史转折,重点记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海南建省以后海口市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多层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时间下限为199 0 年。 即从历史逻辑地演变过程中,寻觅可资借鉴的东西,以指导未来。抓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突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指导思想,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主要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使市情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再现昨日之足迹,记载今日之行程,展示明日之前景。 以使大特区人知情求本,远谋图志,苦干实干 ,激励“兴我海口”之热情;使海内外朋友,掌握信息,增强同海口联合协作、共同繁荣之兴致。

本次调查统计数字均由海口市各有关单位提供,并经市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核,最后由市计划统计局作了校正。然而,由于海口市的归属关系和管辖区乡镇几经变动,加之统计时间、 来源、标准和使用目的不尽相同,可能有不尽一致之处。主要统计数字是以海口历年统计年鉴为准。

2.追踪调查

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决温饱到初步建成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一路 “过关斩将”,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分工、共享国际资源;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指导思想跃上新台阶,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经济“一盘棋”全面走活,各兄弟省区市面貌一新。相比之下,曾经在2 0 世纪80末、90年代初异军突起的海南,却因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陷入了长时期的徘徊,一直到这两年才战胜重重挑战,逐步走出困境,盘活房地产,挤干“经济泡沫”,摘掉 “投资高风险地区” 的帽子,填实实业基础,终于在2007年上半年,重新恢复了以工业为主导、热带高效农业与热带海岛旅游两翼推进的高速发展势头。由大起而大落、再由大落而大起,在全国兄弟省区市中绝无仅有。在经历15年的艰难曲折之后,海南最大的收获是,终于完成了从“转移财富” 到“创造财富” 的历史性转型,实现了名副其实的“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界仍在热烈讨论之中,远未求得共识。在这样的时刻,追踪海口市这一阶段的发展轨迹,并从理论上阐释明白,本来就很难,而偏偏是在这个时候,“国家队”又不能出场,改由“地方队”来承担。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和海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了10位省市专家学者 ,精诚合作。

三、调查价值

本次调查力图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制定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资料;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横向联合、促进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价值的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