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县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海林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
第一次调查:1988年8月—1990年3月
追踪调查:2005年1月—2010年4月
一、调查地点
黑龙江省海林县建于1948年9月,由原新海县与五林县合并。“海林”是满语“榆树”的汉语音译。现在的海林镇,古时是海浪河边的一个小村落,榆林遍地,古木参天。海林县的历史悠久,当属满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海林县是黑龙江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税收和财政收入超亿元县。确定这样一个县作为调查对象,有违调查组原想选择一个省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居中县份的初衷。县情调查之所以在海林进行,主要是因为该县于1988年初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县情调查,工作已有相当的基础;而且县委和县政府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国情调查有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海林县经济要素的分布较为均匀,更便于多方面地反映祖国北疆县镇的特点。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调查组分别于1988年和2005年对海林县进行了两次深入调查。
1.第一次调查
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的关怀下,海林县情调查组于1988年8月16日开始课题调查。宋挥、陈志远、徐澎、张晓禹、张其林承担调查照片的拍摄和洗印。封面摄影徐学哲。在文献调查过程中,崔承志给予很多宝贵的支持。参加前期工作的有李元书、苏东斌、杨春时、姜开瑞、单宝贵、孙广林。
本次调查承蒙中共海林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以及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政研室、计划委员会、统计委员会、国土规划办、党史办、县志办、文物管理所、农经总站、林海大厦和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大海林林业局、柴河林业局和海林林业局多方面协助。
2.追踪调查
海林县经济社会追踪调查系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 的子课题项目, 同时, 这次追踪调查也是1988年《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海林卷》研究的继续。 本项研究在中共海林市委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精诚合作下, 经过历时数年的悉心工作最终完成。
本调查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并采取纵贯比较等研究方法, 以中国20年来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为背景, 系统地描述了海林市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迁, 科学分析了海林市改革历程中的发展成就、实践经验、地域特色以及面临的挑战。
三、调查价值
本次调查真实记录了海林市自1989年以来从“九龙之首"的昨日辉煌到“出局前十"的发展低谷,再到重新振兴的曲折发展之路,充分展现了“北方生态明珠城"在政府机制创新、执政能力提升中从科学谋划到强力推进的不寻常发展历程,对中国县域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