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湟中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1年4月—1994年10月
一、调查地点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青海农业区具有代表性。湟中县与西宁市毗邻,是全省的农业大县,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在青海国民经济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此外,该县历史悠久,是河徨文化发祥地之一,还是佛教圣地——塔尔寺所在地、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看均具有典型性。因此,该县被确定为中国国情调查点之一。
二、调查过程及特点
湟中县县情的调查研究工作从1991年4月开始,1994年10月完成。在课题调查研究过程中,中共湟中县委、县人民政府自始至终给予大力支持,县属各部门、各单位均密切配合,积极提供资料,介绍情况。农村500户居民随机抽样调查得到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的大力支持,该系汪延明老师带领近30名87级学生参与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的微机处理由李寿德承担。
湟中县情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大型课题,内容丰富,涉及湟中县的方方面面,对各方面情况挖掘较深,并突出了该县的特点,基本达到了真实、准确、全面、深刻的要求。完成这个课题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国情研究不同于其他一些课题,除了一般的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稿外,更多的是开展实地调查,还要做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处理工作。特别是该课题中的500户抽样调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课题组的同志们在工作困难较多,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是付出了艰辛劳动的。这也与湟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调查价值
课题组对湟中县的调查是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确定的一项国情研究课题。它对全面深入地认识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