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汕尾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2年3月—1994年4月
一、调查地点
汕尾市毗邻港澳,区位优越,风光旖旎。座落于祖国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302公里,拥有十港九湾。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广汕公路、建设中的深汕汽车专用公路贯通全境,堪称沟通闽粤港澳的“金光大道”。全国对外开放口岸之一的汕尾港,通往香港、澳门、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素 有 “黄金水道”之称。汕尾倚山面海,山明水秀,大自然的天造地设和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使这里形成众多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红场、红宫、周恩来横渡南中国海的金厢沙滩、玄武山、观音岭、龟龄岛、得道庵、品清湖、沙舌滩、准提阁、方饭亭、鸡鸣寺和上护温泉等,都是闻名遐迩、使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项目立项后,根据中国国情调查全国布点情况,辜胜阻、刘传江对广东省和浙江省的县市情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研究,通过书信和电话与5 0 多个县市进行了广泛的联系;1992年 3 月 ,在广东省统计局的协助下,辜胜阻亲自赴南方对广东的1 0 多个县市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根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广东省汕尾市为调查研究对象。1992年上半年,完成了调查的总体框架结构;同年7月,武汉大学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共广东省汕尾市委、市政府一起开始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
在汕尾市农村进行的问卷调查,是严格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进行的。先按平原、沿海、山区分类编出全市乡(镇)及行政村的名册,由数据库专家在全市的平原、沿海和山区3类乡(镇 )中随机各抽出2个乡(镇),然后在已抽出的6个乡(镇)中随机抽出2 0个村 ,并根据每个村的总户数确定了各个村应抽取的户数;再根据数据库抽出的2 0个村编出每个村的全部农户名册,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出每个村应抽取的户数,共随机抽样抽出样本550户;然后,派调查员按抽样的结果逐户进行调查。调查后,经过多次复核审查,最后确定出有效问卷538户。问卷调查的抽样工作,由杨宗传负责。问卷调查工作,由杨宗传、黄谭生、方小平、陈汉群负责组织安排。杨宗传负责调查工作的技术指导;杨宗传、黄谭生、方小平和陈汉群负责组织调查工作的实施和进度协调;杨宗传、王冰、刘传江、郭华、方绳长负责调查指导和质量控制。调查问卷的编码任务,由杨宗传、郭华、王冰、刘传江、钟水映完成。问卷调查资料录入、整理、分析和统计表的制作、打印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由郭华负责;问卷调查资料统计表的设计,主要由杨宗传负责;朱农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作了大量的技术指导工作。
三、调查价值
本次对汕尾市的调查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地方干部共同对这些市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成果,它反映了这些城市市情的变化和发展。它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些城市,也为深入研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珍贵资料,为今后建设现代化城市进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