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吴忠市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吴忠市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5日

调查团队:吴忠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1年10月—1993年4月

一、调查地点

吴忠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地位十分突出。在宁夏24个县市(区)中,吴忠市的经济实力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名列第一。吴忠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现 已形成以仪表、仪器、化学、机械、建材、食品、皮革、纺织、造纸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同时吴忠是宁夏的主要的粮食基地,农业地位十分重要。她既有古老的黄灌区,又有新开发的新灌区,得天独厚,稳产高产,是 “塞上江南” 的缩影。吴忠市的人口构成也很有特点,回族人口和汉族人口比例相差不大,既不同于宁南山区一些回民占绝大多数的县,又不同于银北地区汉民占绝大多数的县。这种人口构成无疑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特征。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吴忠市情调查课题从酝酿准备到实地调查,再到资料处理到完成撰写任务,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1991年10月~1993年4月)。课题组的组成分两级,首先由课题的主持人根据双向选择的方式和分工的需要,招聘分课题承包人,组成总课题组;然后由分课题承包人根据同样的方式组成分课题组。总课题组共有7人 。

分课题组由2~5人组成。两级课题组的成员共16人。其中有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宁夏党校的专业社会科学工作者10人,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6人。他们分别是:市委宣传部的刘宗礼、市委农村工作部的张希文、市农村调查工作队的顾文忠、市工商管理局的邹建国、市城建局的颜宗儒和市文化局的海如学。此外 ,在进行农户抽样调查时,还临时聘用了54名中小学教师及回乡知青作调查员。

吴忠市情的调查与写作,得到了宁夏自治区领导及宁夏社会科学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更得到了吴忠市党政领导及下属各部门、各单位的热情欢迎与大力支持。本次调查利用的大部分资料、数据,均来自吴忠各部门、各单位的无私提供,特别得到市统计局和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资料方面的协作与帮助。中共吴忠市委办公室纪铮和市委宣传部的冯金标、陈兴堂以及其他许多同志承担了大量的联络、组织和协调等方面的服务性工作。此外,问卷调查所涉及到的乡村各级领导也给予了热情支持。

为了保证吴忠市情调查的圆满完成,本课题组聘请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启智、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云桥、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远成,以及中共吴忠市委书记、副书记—吴学廷、黎富祯等5 位同志担任了课题顾问,并组成了以张远成同志为组长、以原吴忠市市长马金虎等同志为副组长的10人领导小组。课题组在调查与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上述有关领导支持与关心。尤其是黎富祯同志自始至终担负着大量的筹划、组织、协调与咨询工作,对顺利完成本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调查价值

选择吴忠市作为全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的一个点,是出于以下初衷:吴忠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回族人口相对集中、且回族人口和汉族人口历来比较接近的一个县市,对它进行系统调查,有助于认识中国的民族关系及其历史发展;吴忠曾是历史上(明清以来)的一座商贸城镇,经历了盛衰交替的历史演变。近40多年来,又经历了由市改县,再由县改市的变迁,对它进行系统的历史与现实的调查,可从一斑中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以及深刻的社会历史蕴涵。近10多年来,吴忠市在改革开放中,各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的挑战,对它进行系统地调查与描述,将再现和记录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的进程,并将有助于正确认识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更加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