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互联网+”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引擎,对于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为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借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为引领,立足孝感优势特色产业与现实基础,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全力推动我市互联网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优势特色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新常态下市域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提供新动力、新源泉、新支撑。
二、主要目标
(一)提升互联网运用水平。到2020年,全市2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在省级以上高科技制造企业推广普及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在百家骨干企业中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二)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演进。在纺织服装、森工家具、建筑材料等重点制造行业广泛推行个性化定制,全市大中型企业逐步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小微企业全面普及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产业为特色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加快培育,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增强。
(三)形成新型制造产业体系。培育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化的“创新工场”“创意基地”“创客家园”,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互联共享、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创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四)搭建网络化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到2020年,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纳入质量追溯系统,建立2-3个农产品电商企业孵化园,培育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电商企业60家。
(五)促进社会服务便捷普惠。在餐饮、娱乐、家政等生活性服务行业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加快互联网在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的应用,使全市各类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居民生活质量和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利用“互联网+”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1.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创业组织方式。以产业园区、创业园区、企业孵化平台为载体,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和投资机构开设创客工场、创客基金与众筹平台,搭建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客提供一站式、低成本、全要素公共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支持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11个重点产业的骨干企业搭建模块化、柔性化制造系统平台,充分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大力推广模块定制、众创定制、专属定制等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业务,培育发展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搭建互联网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大幅度降低企业库存和运营成本。(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3.普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营销方式。利用互联网推动产业链的上、下游链接互动,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调整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所处的位置。深化应用电子商务,支持骨干企业搭建行业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型营销平台,做强做大“中国衣谷·阿里巴巴汉川产业带”、应城“哈哈农庄”等本地龙头电商平台,支持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网络专卖店、旗舰店,通过网络签约、订货、销售实现全流程电子商务。鼓励和引导各类制造企业广泛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的新媒体品牌推广、网络精准营销以及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体验式营销,提升我市工业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实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二)利用“互联网+”提升传统产业。
1.实施关键岗位机器人计划。在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纸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推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在盐磷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以流程制造为主的生产线,推广使用自动化成套设备或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改造替代单机或人工组合生产,实现关键工序设备自动控制和运转,优化工艺流程与装备技术,提升设备加工精度、运转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3.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在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行业以离散制造为主的生产车间,推广应用智能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技术等先进装备与管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信息传递、智能分析和决策反馈能力,实现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控,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4.支持骨干企业创建智能工厂。鼓励两化融合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在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基础上,综合运用企业资源计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制造、质控等全过程的集成优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5.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盐磷化工、水泥建材、火力发电等重点耗能企业推广智能监测设备系统,对污染物排放实施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定期发布工业环境质量数据信息,提高环境预警和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加快互联网技术在资源再生产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供电公司、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三)利用“互联网+”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加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关键基础工艺与共性技术的攻关,重点推进新型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机、高精度光学测量仪器等关键智能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在光通信、激光测距、北斗导航、医疗器械等领域组建产业联盟,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智能制造基础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以孝感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和孝感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为主体,以高档数控机床、智能专用设备、工业机器人为主攻方向,联合建设工业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导产业骨干企业登陆云制造平台,全面提升智能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省内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高新区、市经信委、市科协)
3.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支持工业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发产品研发类、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协同平台类、模块化嵌入式类等工业软件产品,形成一批数字设计与虚拟仿真、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业务协同与流程再造等系统集成与整体解决方案,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四)利用“互联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线下服务资源,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打造工业云服务平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支撑,借助“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示范基地”的政策资源,依托三江航天等大型军工企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航天云网”等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与智能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全市工业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高新区)
3.推行个性化定制。支持纺织服装、建筑材料、森工家具、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通过互联网与零售门店结合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定制化生产模式。鼓励设计机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实现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当地生产的协同生产新模式。在纺织服装、森工家具等产业集聚区推行定制化试点,以点带面,加快知名品牌的培育。(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企业创新物流管理模式,推进物流作业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物流系统网络化,物流资源社会化,物流体系综合化。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相融合,利用VMI(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和JMI(联合管理库存模式)实现制造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五)利用“互联网+”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教育、会展、咨询、广告、餐饮、娱乐等服务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各类旅游景点、酒店等开展线上营销,规范发展在线旅游预订市场,推动旅游在线服务模式创新。(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外侨旅游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企业网络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委、市文体新广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六)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
1.健全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精准化作业,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2.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强化“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等工作,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为农业发展提供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朝消费导向转变。(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3.提升农业企业互联网运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智能化设备的引进,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直接发展电商,推动小微型农业企业入驻政府搭建的电商平台,抱团闯市场。(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农机局、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4.健全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尽快完成市、县、乡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农村综合产权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农办、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市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中设立“互联网+产业”发展引导子基金,定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应用示范、重点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业务发展好的本地互联网企业,打造一批应用性强、市场渗透率高的知名平台(产品)。定期表彰孝感市优秀互联网企业、优秀网商和互联网知名产品(平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二)创新融资支持方式。加强“政银企集合贷”“增信贷”“助保贷”融资平台建设,优先将“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引导企业转变传统融资观念,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式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行、市金融办)
(三)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推动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四)培育技术人才队伍。组建跨行业的“互联网+”产业专家团队,分期分批组织小微企业管理者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在大中型企业逐步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科协)
(五)夯实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工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等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光进铜退”“光纤到户”及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提高企业宽带接入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六)建立健全融合平台。完善“孝感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制定“互联网+”产业试点示范项目指南及11个重点制造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升企业运用“互联网+”产业创新的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采用安全可控的信息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建立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鼓励应用互联网的企业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上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
(八)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互联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互联网+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具体承担日常推进工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直各部门、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
孝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