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兴国县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兴国县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中国乡村研究平台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7日

调查团队:兴国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1年1月——1995年3月

 

一、调查地点

兴国县是江西省中南部的内腹山地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曾被毛泽东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誉为苏区的“模范县”,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闻名全国的“将军县”。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兴国人民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兴国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了新的篇章。兴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锐意改革,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尤其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问题,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有效的整治,正在由“江南沙漠”逐步变成“江南绿洲”。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从1991年初选点定点、确定课题以来,我们遵循中国国情丛书总编委会的要求,由江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牵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江西省农研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以及赣州地区、兴国县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组成了兴国县情调查课题组。1991年秋冬之交,在兴国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调查。调查组成员辗转奔波,走村串户,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提纲,撰写初稿。

1991年11月4日至12月4日,课题组先后对兴国的300户农村居民和200户城镇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990年居民的人口、家庭、就业、生产、生活、财产以及被调查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课题组采取比例分层、抽样问卷的调查方法,获得了500户(农村300户、城镇200户)居民家庭状况和心态状况的有效资料。

1992年秋,调查组再度到兴国审核数据,征询各部门的意见,会商统稿。1995年3月,根据石磊、朱建毅同志赴南昌、兴国考察后的审读意见,我们又三下兴国,审核数据,并补充1991~1993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三、调查价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沿着毛泽东当年的调查轨迹,以新的视野考察和研究今日兴国的县情,从兴国县的经济社会状况看江西老区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变化,无疑是有典型意义的。本次调查是以兴国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点,做到准确、深刻、鲜活,真实反映1991~1995年间兴国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