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0年1月—1993年9月
一、调查地点
延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轩辕黄帝曾在这里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延安曾有着“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羊群塞道”的富饶景象。同时,也出现过历代中原政权与北方部族相互争夺和戍边的局面。
全国解放以后,延安人民继承和发扬了边区时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遵照毛泽东同志给延安人民的《复电》精神,以当年跟着党中央闹革命的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延安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的吃、穿、用水平和购买力显著提高,一部分农民开始走向富裕。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要胜利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尽管延安目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省内外的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只要我 们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尽快改变延安的面貌,使延安变得更新更美。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与延安市人民政府通力合作,先后抽调各级各类专门人员,历时近3年时间,深入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综合与专业分类调查,对2000余万字的浩瀚资料,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检索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全书力求做到不虚美掩过,内容真实,资料可靠。全书所用资料时间,上起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下至1992年。
在立项、设计、调查、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有关部门和同志的热情关怀、帮助与具体指导,得到了中共延安地委、专署、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市统计局、城调队、档案局、市志办、城区3个办事处及有关专业部门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调查价值
本次调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详细描述了延安市近些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要胜利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尽管延安目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省内外的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尽快改变延安的面貌,使延安变得更新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