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县市库   >   调查概况  > 永昌县调查概况
调查概况

永昌县调查概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平台作者: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7日

调查团队:永昌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

第一次调查:1990年1月—1993年12月

追踪调查:2004年10月—2006年5月

一、调查地点

永昌县隶属甘肃省金昌市,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 地处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21″~38°39′58″。县境东西长约144公里,南北宽114.8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1981年金昌市成立前为96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东与民勤县蔡旗乡毗连,东南与武威市凉州区的双城镇、洪祥乡、青林乡接壤,南与武威市凉州区的金山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连界,西及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及山丹、民乐县相邻,北与金昌市金川区相靠。北距金昌市区50公里,东距省会兰州市343公里。全县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25.36万人。永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具有显著的特征。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调查组分别于1990年和2006年对永昌县进行了两次深入调查。

1.第一次调查

在该项目的调查研究中,得到了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金昌市委员会、中共甘肃省永昌县委员会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上述单位的领导仲兆隆、杨作林、赵敬中、贾笑天等同志对该项目的调查研究极为关心,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为该调研活动的实施,从课题组组成、调研提纲的拟定、调研经费的调拨到调研中各种困难的解决,都作了极为细致的安排,院长支克坚同志和院党委书记徐仲碧同志,亲自过问和协调解决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的1 9位具有高、中、初级学术职务的科研人员,组成了包括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在内的跨学科综合课题组。科研人员在历时3 年的调查调研中,发挥各自的学科特长,理论联系实际,8 次去永昌县,对该县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状况,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行了县、乡、村 、户的多层次的调查研究。调查中,既查阅和核实了极其浩繁的书面资料,又同县、局、乡、村的负责人和村民千余人进行了直接对话,获得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在进行550户问卷调查时,深入到村民家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在10月份已经降雪的严寒中辗转于戈壁荒漠,历尽艰辛,使得调查研究既成为脚踏实地的科学活动,又成为锻炼科研队伍的最好机会。

2.追踪调查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立即行动,组成了由副院长魏胜文为组长,以穆纪光、李树基、安文华为副组长,有17人组成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永昌分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来自经济、农村发展、社会、法学、哲学、信息等学科,有过去主持和参与过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的老专家,也有各学科的骨干和青年科研人员,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5人。课题组成立后,及时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筹措调研经费、 消化吸收调研大纲、培训课题组人员,为课题实施作了必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调查工作从2005年3月6日开始,课题组首先考察了永昌县的工业企业、城市住宅、农业产业、小康建设等46个点,个别谈访332人次,对全县情况有了一个感观认识。尔后分8个小组,对永昌县1990至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集中全面调研。在半个月的调研中,多次走访了全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召开座(访)谈会32(场)次,收集全县15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料940多份、14900多页, 电子版资料200多份,共约600多万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之后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研究分析资料、撰写写作提纲,并进行补充调查,进入了紧张的编写工作。 随后又从院内抽选12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问卷调查组,经过模拟培训后,由课题组负责人带领于2005年4月16日赴永昌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抽样选点, 对永昌县农村246户、城镇254户共500户进行了入户调查,按质按量完成问卷调查任务,问卷合格率达99.9%。该课题调查研究及撰稿工作于2005年11月末完成。

永昌县经济社会追踪调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运用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全面、系统的反映15年来永昌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着重反映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坚持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发展所产生变化的真实情况,探讨其内在规律,并提出对策建议和发展预测。在调查方法上, 采取文献法和统计法相结合, 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在调查中注意与上次调查的衔接性,对上次调查的一些重点内容要有所交待,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更要注意衔接,对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尽可能充分反映。

为了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永昌县委县政府共同组成了永昌分课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课题组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课题组部分成员和全县76个县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组成;由县委县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配合这项调查工作,确定熟悉永昌县情、有较强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县委县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严好礼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工作联络和组织协调。调查工作开始时,课题组会同永昌县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跟踪调查工作。在实地调查期间,时任中共永昌县委书记张云生同志、县长陆志雄同志亲自向课题组介绍情况;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其他领导同志,特别是县委副书记宋平同志、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福学同志经常到课题组驻地了解情况、 帮助解决问题; 县各部、委、办、局及基层单位、各乡镇(村)给予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政策研究室所有同志几乎全力以赴,为配合调查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工作,为调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三、调查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永昌县的一次调查和追踪调查十分详细的介绍了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作为传统农业县的变迁历程,这对于认识永昌县的实际情况,以及应对未来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