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玉林市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1年6月—1991年12月
一、调查地点
玉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连北流县,西接浦北县,南邻博白县,北界桂平县,东南紧靠陆川县,西北与贵港市接壤。地处东经109°39′7″~110°18′40″,北纬 22°19′20″~23°01′14″之间。全市东西宽约65公里,南北长约69公里,总面积273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97.4%,水域面积占2 .6%。玉林市是中共玉林地委、玉林地区行署所在地,是玉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玉林市情调查组共有30人,组成人员体现了“四个相结合”:①科研人员(7人)、教学人员(12人)与实际工作者(11人)相结合;②广西自治区机关干部(14人)、玉林地区机关干部(4人)、玉林市机关干部(12人)相结合;③多学科相结合,调查组的成员以经济学、社会学为主,还有哲学、历史、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的同志参加;④老、中、青相结合,中年(7人)占50%,老年(3人)和青年(4人)占50%。整个调查组中有高中级技术职务的占70%以上。
为了搞好玉林市情调查,调查组和玉林市共同建立了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朱荣(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李新明(原中共玉林市市委书记,现任中共玉林地委副书记);副组长:张桓(广西自治区党校副校长、教授),李乘龙 (原中共玉林市委副书记,现任书记),黄国安(玉林市政府副市长),李锦茂(玉林市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邓壬富(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曹秀刚(广西社科院原哲学所所长、副研究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陈世林(原玉林市委办公室主任,现任市委组织部长),副主任李志明(原玉林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编制局局长),工作人员有钟江、覃榕冰。
调查组的领导和部分同志于1991年6月1~10日到玉林市初步了解情况、修订调查提纲以及做好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1991年7月12日调查工作全面展开,整个调查历时5个月。在调查类型上,把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在调查方法上,采取文献法、访问法和问卷法相结合。通过对玉林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全面调查,力求能够以描述为主,真实、准确、全面、深刻地反映该市的历史与现状,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中共玉林市委、玉林市政府的领导、帮助,他们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李新明同志担任中共玉林市委书记时,对调查工作十分重视,后来虽然调任中共玉林地委副书记,仍然非常关心市情调查的工作。李乘龙同志在任中共玉林市委副书记和书记时,都直接领导调查组工作,常听取调查组的汇报,亲自帮助解决调查工作中的困难。
三、调查原因
该调查组之所以选择玉林市为广西第二批县市情调查点,是因为:①桂东南是广西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玉林市又是该地区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市。该市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都居于广西各县(市)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名列广西前茅。全市已形成成衣、中药材、农副产品、粮食、化纤布与针织品、糖烟副食品、小五金、塑料制品、家具日杂、建筑材料等十大专业市场。其中中药材市场是全国第三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业务来往。②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玉林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试验,已见成效。③1988年3月该市又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