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宜章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4年1月—1995年9月
一、调查地点
宜章县地处湖南省中轴线的最南端,东邻汝城县、广东省乐昌县;南连广东乳源县、阳山县;西接临武县和广东连州市;北靠郴县、资兴市。其地域为楚尾粤头,自古为南北之咽喉,中原与岭南往来交通之要冲,史称“楚粤之孔道”。现今,它仍是湖南、湖北、河南等内陆省联系广东沿海的主要通道,是湖南省的南大门。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复线和公路107国道,均由宜章过境入广东,南来北往的客流货运大都取道宜章运达广州、深圳、香港或内地各省市。宜章是连接内地与广东沿海的关键环节。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为了搞好宜章县县情调查,课题组遵循“真实、准确、全面、深刻”的基本要求,运用普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个案调查法以及历史法(文献法),组建并培训了27人的抽样调查问卷的调查员,对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数据库抽样确定的524户(分布在6个乡、18个村、2个镇 2个居委会)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问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数据库统计汇总。对宜章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1979年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社会调查采取集中、分段、连续的方式进行。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占有大量材料,吃透县情的基础上,几易调查纲目,使之不断完善。
三、调查原因
宜章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其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革命老区优势)和特点(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居郴州地(市)区第一;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占全地(市)区第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支柱产业即石材、煤炭、建材、化工产业明显)。因而,很有特色和代表性。中共宜章县委常委一班人对宜章县被列入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使更多的人了解宜章,认识宜章,非常重视。这就是该调查组选择宜章县作为“全国百县市情调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