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调查概况
调查团队:镇平县情调查组
调查时间:1991年8月—1997年10月
一、调查地点
镇平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地处南阳盆地西北侧。全县平原、丘陵、山地各约占三分之一。镇平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矿藏量大质优。镇平县内山脉高耸,风景秀丽,宝藏丰富。主要山脉有五垛山、杏花山、遮山、先主山。1991年,镇平90余万人,农业人口占94% 以上,是一个农业大县。镇平自得名以来,历史长达800年。山(地)、丘(陵)、平(原)3 种地势所具有的自然资源,该县几乎皆有;以玉雕、丝绸为主的手工业早在清末闻名南洋,远销内外。但是,历史上的镇平是自然灾害横生、民不聊生的贫困地方,直至80年代初期,镇平还是一个“吃国家财政”的穷县。1984年始,镇平干部奋而起之,实行改革,用他们的话说:“穷得不行了,逼得去改革。”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镇平县确定为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点是1991年8 月。课题组前后用了4 年多时间完成镇平县情调查。1991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彭泗清肩负课题组重托,只身赴镇平,做先行调查,为课题组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县情和写作思路;11月,他的师兄弟刘世能前往助阵,共同调查研究和讨论,一呆就是几个月。那年镇平严冬格外寒冷,室内无火,两个人白天跑路,夜晚坐在被窝里讨论草拟编写大纲,他们为完成课题立下首功。1992年7月中旬,课题组全体成员10人进镇平,在当地50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协助下,顺利完成了两套问卷调查、30个个案调查和17个行政村实地调查;8月末返回北京。1996年新年伊始调查组赴镇平听取各方面意见。那个时候,镇平对于课题组的任何一个人说来都是陌生的。但是,南阳地委和镇平县委、县政府热情地帮助了课题组的每次调查,从食宿、交通到座谈会、搜集资料、入户调查以及到企业、市场、村委会调查,县里都有专人负责,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没有南阳地委和镇平各级干部乃至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调查工作是无法完成的。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县委宣传部和政策研究室,他们协调调查人员与县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工作,保证了调查顺利开展。
三、调查价值
对镇平县的调查是从1991年开始的。当时,选择镇平作为中国百县市调查点,是因为镇平县位于南阳盆地中心,距南阳最近,而南阳的地理位置恰处于中国的中部。从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镇平具有中国中部地区的特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社会及其变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