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阅读
红山窑镇红山窑村:民主协商凝共识乡村建设促发展
来源:永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8日
红山窑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40公里处,是红山窑镇政府所在地,2022年被列为全县乡村建设示范村。目前该村乡村建设推进工作主要是拆除破旧、危险房屋,新建集中居住点并配备基础设施,对房屋进行风貌改造。为巩固推进乡村建设成果,建设美丽乡村,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通过协商民主议事的方式,对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协商民主议事,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为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迈出坚实的一步。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农村房屋长期无人居住。俗话说得好“房子不住人,三年就要倒”,红山窑村土木结构房屋因长时间无人居住破旧不堪,很多群众反映无法居住。根据今年乡村建设方案及村庄规划要求,村委会召集各社社长及村民代表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乡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对因汛受灾房屋、地质灾害搬迁户房屋、农村闲置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等进行摸排,着力解决旧房不拆、危房存在的现象,更好地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广泛征集议题。红山窑村“两委”和协商民主议事会成员同村民代表通过走访入户、电话征求、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把协商搬到家门口,让群众坐在院子里就能参与协商。由村民代表提议对破旧房屋进行拆除、建设,对镇区街道和商户门店实施风貌改造,认真填写登记表记录乡村建设议题,建立基层协商民主议题台账,并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全村村民知晓。
(二)规范协商程序。按照民主议事程序,村“两委”和协商民主议事会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论证,对需要拆除房屋的村民入户走访实地调研,确定拆除房屋和修建数量,向上级部门汇报审批。根据协商民主议事会协商形成如下方案:
1.实施统一规划。坚持全村规划“一盘棋”,强化村庄建设、风貌改造、厕所革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尊重乡村现状,注重保护特色风貌,按照相对集中原则,科学把控乡村功能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和民主权利,做好搬迁群众情绪安抚、财产安置、政策宣传等工作,保证拆旧建新过程中社会和谐稳定。
2.抓好风貌改造。遵循功能完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加强村庄风貌改造,保护传统民居,突出历史资源特点,体现“清廉村居”,融入红山窑窑文化特色亮点,展示窑、缸、陶、酒等元素,彰显本土特色,根据前期调研摸排,计划风貌改造128院。
3.推进拆旧建新。全村以镇区为中心计划续建集中居住点,拆除房屋92院,新建60院,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统筹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规划公共厕所,稳步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
(三)狠抓监督落实。根据前期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村协商议事会将协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实施。组织村民签约拆除房屋协议书,严格招标程序,严管工程质量,明确责任分工,理顺工作职责,邀请议事会成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协商结果落实,推动协商民主成果的转化落实。
通过协商民主议事平台,目前群众动员工作和提升改造项目正在统筹推进。村民破旧房屋已经拆除77户,新建房屋55套,镇政府两侧商铺已搬迁拆除5间,沿街商铺、农宅墙体平整修缮粉刷已完成15000平方米。镇区5座窑遗址已加装护栏300余米,栽植各类苗木3200余株,种植草坪5亩,在红山上安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光字体。切实改善了全村人居环境风貌,逐渐实现农村环境净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庄美起来的美好愿景,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及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村社事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