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汇川区:“五治融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资讯阅读

汇川区:“五治融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6日

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汇川区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新格局,破解能力不足、机制不畅、活力不够、资源不聚、服务不周五项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弱项,奋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强堡垒。紧扣“把汇川建设成为全省最平安城市之一”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坚守‘初心’、淬炼‘忠心’、秉持‘公心’、常存‘戒心’、保持‘虚心’”的“五心”党建品牌创建,发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机制作用,全面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散、弱、虚”和组织动员群众“难、畏、怕”等问题,形成以网格为中心、各类群众组织融入共治的同心圆,持续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改革、强队伍、促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推进“党建红”与“政法蓝”深度融合,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2022年,优化整合网格1325个,配备网格员1498名,建立网格党小组686个,划分“十联户”基本单元9034个,配备联户长9034名。
法治保障促稳定。落实普法责任。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执法人员专项培训等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余万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压实执法责任。汇川法院全年受理案件21388件,审执结案件19994件,同比收案下降1.03%,结案上升3.38%,法官人均结案512.67件,居全市法院第二位。汇川检察院全年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01件458人,案件数同比下降7%,受理审查起诉案件794件1167人,案件数同比上升23%。强化示范创建。2022年,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8个。截至目前,已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
德治教化增活力。利用区综治中心等前沿阵地,深度挖掘“乡贤族老”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变“事后调解”为“事前疏导”,持续开展“优秀网格员”“优秀联户长”评选活动。从各地文化底蕴、人员特点、地域条件等方面出发,按照“一村一特色”打造文明实践品牌。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迎新春·话发展”“浓情端午·粽情粽意”等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450余场,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大力推进优化志愿服务,围绕“养育老、服务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宗旨,创新推出“爸妈食堂”“童伴妈妈”“春晖·乡村振兴·智库”等特色品牌,将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中,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充分发挥基层末梢治理作用。2022年,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
自治强基共参与。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坚持“最小单元快速反应,最小代价快速处置”原则,科学设置网格、精准划分十联户单元,优化党建、安全、政法等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网格化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网格纠纷化解、治安管控等应急处置和基层联防能力,不断注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劲动力。建立健全专业高效、有机衔接、便民利民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预防在先、分层递进、共同参与、前端化解、源头治理”的解纷格局,推动民政、人社、住建、医保等部门成立本领域区级行业调解委员会。2022年,全区累计成功调解14945件,“万人起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2.24%。
智治支撑重精细。坚持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为抓手,充分利用“天网工程”与“雪亮工程”,采取“线上线下”“警民结合”的方式,引入“联通、移动、电信”等社会资源,安装“智慧看家、万户平安”摄像头4000余个,进一步优化“雪亮工程”“红城微家”“应急广播”“智慧看家·万户平安”“12345热线”等平台资源,强化“千里眼”“顺风耳”“传声筒”效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对重点要害部位、巡逻网格和政治地标开展武装值守,有效化解“看不见、管不着”难题,让社会治理效率大大提高,做到搭建平台打基础、优化服务抓延伸、化解矛盾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