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德阳市大力构建多元复合医养服务体系
资讯阅读

德阳市大力构建多元复合医养服务体系

来源:德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施薇萱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为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德阳市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医养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从单项落实、试点推进转向系统集成、全面见效。
构建居家医养精准化服务模式
全域开展居家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上门健康服务,打通服务居家失能老年人“最后一米”。2022年,全市8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897支家庭医生团队包村分片,为1万余名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2万人次。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差异化服务,针对特殊需求的老年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付费服务包,推行医护、护工、家属、患者和社会“上门五访制度”,制定老人遗愿清单,解决了失能、五保户和留守老人等群体就医照护难题。
构建社区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
全市建立10个社区医养结合中心,完成适老化改造7000余平方米,新增养护床位400余张。建立医养联系机制,全市122家养老机构与118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每年一次体检、每季度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月一次巡诊服务。创新“嵌入式”医养服务,乡镇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立医务室,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老年之家”,定期对养老机构开展巡诊,为社区老人提供诊断和咨询服务,现有17家医疗机构嵌入养老机构开展医养服务,年服务近3万人次。探索开展医养直通服务,二级综合医院与多家养老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出家庭、机构、医院“医+养”直通服务模式,医院承担服务者、管理者、监督者、协调者的职能,实现了医院床位医疗利用率、群众服务满意度“双提升”,居家医养服务家庭认可度99.5%。
构建机构医养聚合式服务模式
省、市两级累积投入5500余万元,推动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3家、医疗养老床位8056张,基本形成“综合、专科、基层齐参与,市、县、乡全覆盖”的三级服务网络。发挥综合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优势,开展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诊治和多学科诊疗,重点依托急诊科、心身医学科、老年医学内分泌科、康复医学与护理学科等科室临床诊疗经验,深入开展老年人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县级及以上综合、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立率100%。建立“围重症期”老年患者照护分流机制,将三级医院完成大型手术、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围重症期”患者转诊至医养服务机构实施长期照护,解决大型医院床位紧张、养老机构和家庭无力专业照护问题。推进老年人就医友善服务,在全市2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西)医医院建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重点开展就诊预约平台适老化改造和老年人专用停车位、助老设施设备等就医环境改造,实现老年人就医全流程优先,高龄及特需老人自动识别和人工引导,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建成率100%,分级分类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创建率达87%。发挥专科医院专科特色,针对精神障碍、失智、难愈性创面褥疮及骨伤等老年人,德阳市依托精神卫生、烧伤、骨科等专科医院,打造“精神+医养”“骨伤+医养”“烧伤+医养”等特色医养服务,实现医疗、康复、养老“三同步”,有效缓解特殊老年群体家庭照护压力。目前,全市开展医养结合专科医院4家,床位929张,年均服务1万余人次。鼓励民营医疗机构错位发展,通过放开医养结合机构准入门槛、开辟养老服务法人注册快速流程等政策,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打造中高端医养服务网络。引导3家二级以下民营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运用“全人整合照护”理念,重点为认知症、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身体、心理、社交等全方位护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营医养服务机构12家、医疗养老床位3241张、从业人员1745人,年均服务4万余人次。
促进“医养+互联网”协同发展
以综合医院为依托,借力国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平台,将远程学习、学术交流、远程会诊等工作延伸到全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市级“一体三端”的信息化医学影像远程诊断平台,以诊断中心系统平台为“中心端”,上与华西医院放射科专家“高层端”联网,下与基层医院放射科“基层端”联网,建立上下影像会诊网络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医养结合等服务水平。2022年共有21家医疗机构与区域影像中心合作,接收会诊病例3.7万例。
与此同时,分步搭建基层智慧养老网络,为养老机构安装智慧医养系统,通过健康养老智能终端,实现社区老人生活应急需求一键呼叫援助、突发疾病紧急呼叫卫生院救治,构筑起覆盖村(社区)的老年人安全救援网络。目前,已为22个养老机构安装智慧医养系统。
开展“医养+安宁疗护”暖心服务
德阳市自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以来,坚持以健康德阳战略为统领,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通过制度的设置、机构的搭建,促进安宁疗护机构服务更专业、管理更规范,有效维护疾病终末期老年人尊严。全市19家医疗机构设立安宁疗护床位264张,服务老年人近3000人,未出现医疗纠纷和安全隐患,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