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阅读
亳州农户备战“三夏”
来源:毫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李鹏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亳州大地麦浪滚滚、麦香阵阵,夏粮丰收在望。连日来,记者在田间走访时看到,麦穗开始变黄,农户们正忙着保养农机具,为即将到来的“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做好准备。
小麦进入灌浆末期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小满到,冬小麦生长正值最为关键时期,麦粒饱满,由青转黄,这一时节直接关系到小麦产量。“目前,小麦生长已进入灌浆末期。”谯城区焦魁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魁说。
5月18日早上,记者在谯城区赵桥乡一片麦田里看到,几天前还是绿油油的小麦已经开始变黄,金黄色的麦穗上结满了圆鼓鼓的麦粒。记者随机摘下一个麦穗,数了一下,共有48个麦粒。焦魁告诉记者,这还不是最多的,有的麦穗有50多个麦粒。
焦魁今年种了1030亩小麦,全部是强筋麦品种,其中包括毫州市一家粮种企业培育的“谷神19”。焦魁看着金黄的麦田,信心满满地说:“今年的小麦比去年长势好,亩产至少能达到600公斤。”
“我们对一些农户的小麦进行了测产,理论亩均产量在600公斤左右。”赵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朱志富表示。
预防高温天“干热风”
“去年以来,冬小麦先后遭遇干旱、冻害、倒春寒等气象灾害,但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广大农户积极应对,克服了各种灾害影响。目前,小麦总体长势较好,呈现出丰收景象。”朱志富说,不过广大农户还不能掉以轻心。
农谚“立夏乱刮风,小麦一场空”。朱志富介绍,随着气温升高,大风天气增多,容易导致小麦倒伏,影响生长。
如果大风遇上高温天气,容易形成干热风,而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朱志富说,干热风危害很大,会导致小麦植株蒸腾加剧,根系吸水能力下降,光合强度降低,灌浆时期缩短,易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
朱志富建议,如果遇到干热风天气,可以喷施叶面肥,每亩用尿素50克、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减少干热风危害,增加粒重,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适当浇水,降低温度,改善墒情,提高防御能力。
保养农机备战“三夏”
走进焦魁农机专业合作社,小麦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机、播种机等农机具在院子里停放得满满当当。谯城区农机校校长邹向东正在指导机手保养农机。
“振动筛的频率要根据小麦的潮湿度进行调整,脱粒机要定时清理。”邹向东一边查看农机保养情况,一边讲解保养知识,回答机手的提问。“听了邹校长的介绍,我对农机知识了解得更多了,以后能更好地保养和维修农机了。”机手郭奎说。
检查完小麦收割机内部,郭奎又查看了灭火器等安全防护工具能否正常使用。每年5月底,他都会和其他机手一起前往南方地区收割小麦。“几天后就出发了。第一站是河南省南阳市,从南到北收割,最北边到达天津。”郭奎告诉记者。
焦魁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300多台农机具,每年都有不少收割机参加全国的午收“大会战”。“全国的小麦从南到北依次成熟。6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收割机将汇聚在亳州地区,为咱们‘三夏’抢收抢种作出不小的贡献。”焦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