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叶敬忠、刘娟等: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逻辑

专家观点

叶敬忠、刘娟等: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逻辑

来源: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从基层视角出发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十分必要。叶敬忠、刘娟等所著《粮食安全的挑战》,结合实地调研,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干部和农民如何理解和认识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
小编摘出“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逻辑”的核心观点,与您共飨。
(所属图书:叶敬忠、刘娟等《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在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为何仍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下面将从结构、制度和主体能动性三个维度入手,剖析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逻辑。
 
一、困囿于自然与人口的双重结构性因素
粮食生产深受结构性因素制约。其中,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是制约粮食安全的自然结构因素。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深受环境条件限制,而环境本身具有变动的特点,一些灾害性环境变化(如干旱、洪水等)使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规律意味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不可逆性。
此外,农村社会当前的人口结构特征是制约粮食安全的社会结构因素。“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现实写照。在日益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背景下,“谁来种地”日益成为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社会结构性挑战。
 
二、政策制度安排与粮食生产之间存在张力
国家部分政策制度安排与粮食生产实践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的制度性障碍。这种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的农地经营体制呈现“分之有余、统之不足”的特征,严重限制了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中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一方面,强调小农户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另一方面,强调集体发挥统筹经营的效能,共同助力农业现代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小农户的经营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十分薄弱,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日益凸显,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局限性愈发凸显。
二是国家一方面严格控制粮食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将农业生产投入环节推向市场,结果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与收益失衡。从整体来看,粮食价格稳定的外部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全社会共享,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代价却由生产者承担,结果导致了围绕粮食生产而产生的社会不公平与不稳定后果。
三是国家的一些政策安排直接或间接忽视了小农户,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权益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部分惠农政策的规模化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损害了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权益。此外,一些政策(如生态保护政策)在制定时,并未将小农户的生计情况考虑在内,导致政策落地时存在侵害小农户利益的可能。
 
三、主体多重理性导致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在主体能动性方面,不同行动主体的理性行为并非共同促进整体的粮食安全目标,反而可能导致粮食安全始终面临挑战。粮食安全目标所涉及的相关主体遵循不同的理性逻辑。其中,基层干部遵循行政理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遵循经济理性,小农户则遵循生计理性。
保障粮食安全契合国家整体利益,但各主体分别拥有不同于整体或其他主体的纯粹个体利益。就基层干部而言,政策导向的行政理性使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取决于上级的考核压力。基层干部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随时会因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秉持经济理性。在种粮效益较低的情况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会转向非粮化或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标,难以起到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
小农户在粮食生产方面遵循生计理性,即结合家庭生计特点做出理性选择。例如,不少老年人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并将粮食生产作为家庭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为数不多的留村年轻人来说,考虑到家庭生计重担,他们往往选择放弃种植粮食,改种经济作物或外出打工。
尽管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但基层各主体基于个体理性做出的选择导致粮食安全始终存在问题隐忧。
 
策划:潘琼阁、惠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