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晋江对外经济的发展
摘要:以外向经济为主导是晋江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晋江人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侨(海内外二百万侨胞、乡亲)、台(地缘靠近台湾)、特(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等人文、地缘的优势,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奋力拼搏、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依托“三闲”(侨眷的闲房、闲散资金、赋闲劳动力),“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起步,“三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独资)上路,“园区开发、提升集群”迈大步的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路子,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格局,为晋江的腾飞插上健壮的翅膀,不仅使晋江GDP在1978~2004年的26年间以年均24.5%速度递增,而且加速了晋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使它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变成一个初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并继续向现代化制造基地、著名侨乡、生态型滨海城市奋进的新兴城市。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建市效应、外向主导的确立
- 第二节 外向经济全面提升
- 一 外向经济总量和利用外资情况
- 二 对台经济合作交流稳步发展
- 三 作为外商投资新型载体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 四 外贸出口主体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渐显成效
- 五 国际经贸合作有新的突破,“走出去”战略初现成效
- 六 中介组织在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涉外法律、国际商务及外语服务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 一 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奋勇拼搏
- 二 借侨力、引外资
- 三 让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重获生机
- 四 草根生长、园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