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道德突破与现实困厄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道德突破与现实困厄

作者:李卫朝

李卫朝##李卫朝

所属图书:守望中国农民的精神田园

图书作者:李卫朝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报告字数:42984字 报告页数:47页
摘要:本文认为农民的道德启蒙在搭建起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的道德架构之后,应该重构农民的耻感文化。“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耻感发乎天性,只不过这种天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物欲遮蔽了。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帮助农民将这种本乎天性的羞耻之心发扬出来,使他们自觉地将追求道德自我作为人生的目标,将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作为提升自身威望的应有途径。
文章目录
  • 一 启蒙与道德
  • 二 农民启蒙:天人之际的道德旁落
  •         1.天人之际的道德意蕴
  •         2.天人之际的道德流变
  •         3.天人之际的道德反思
  • 三 农民启蒙:群己之间的道德演化
  •         1.传统群己之辩的道德向度及农民的历史选择
  •         2.突出“以群越己”的重围与农民自我意识的解蔽
  •         3.滑向“以己越群”的极端与农民群体意识的弥散
  • 四 农民启蒙:义利、理欲之间的道德确证
  •         1.传统义利之辩、理欲之辩的历史反思
  •         2.农民利、欲的解放以及生命体验的自我觉醒
  •         3.农民利、欲的放纵以及生命体验的自我放逐
  • 讨论
  •         1.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
  •         2.提升责任义务观念,构建和谐的群己关系
  •         3.重筑道德超越向度,构建正确的义利观和理欲观
  •         4.夯实底线伦理,确立共同信念,构建终极关怀,重树道德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