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宣城与徽州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之比较
宣城与徽州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之比较
报告字数:13426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宣城与徽州同处皖南,汉代至清末芜湖开埠之前为皖南区域中心转换之地,唐宋并称“宣歙”,明清并称“徽宁”。在唐及其以前,宣城承载着皖南区域中心的职能,宣城文化一支独大,徽州文化处于起步阶段;北宋时期,徽州文化依然无法与宣城文化相提并论,南宋及其后,徽州人受朱熹理学的影响,热衷求学,宣城的皖南文化中心地位受到挑战;元代不足百年,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相比仍保持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徽州文化在徽州商帮的滋养下,异军突起,皖南区域文化中心移至徽州,而宣城文化紧随其后,在安徽全省稳居第三。清咸丰同治年间,宣城因兵燹及瘟疫遭到毁灭性摧残,本地居民损失在90%以上,本地居民文化出现断层,后期移民对本地居民文化从内心认为与己无关,甚至因不了解而予以否认和贬低,不似徽州具有强烈的祖宗崇拜意识,因而宣城文化开始走向没落。
文章目录
- 一 宣城和徽州历史概况
- (一)宣城历史简述
- (二)徽州历史简述
- 二 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的地域范围
- (一)宣城文化地域范围
- (二)徽州文化地域范围
- 三 不同历史时期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一)东汉至南朝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二)隋代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三)唐代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四)宋代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五)元代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
- (六)明清时期的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