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内源型发展:西藏旅游扶贫的逻辑、实践与经验
内源型发展:西藏旅游扶贫的逻辑、实践与经验
报告字数:20995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在旅游领域的运用与延伸,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特别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旅游扶贫紧紧依托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绿水青山、雪山草地、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旅行社带村”“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在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西藏的旅游扶贫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旅游扶贫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未来,西藏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还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在保护基础上的传承与利用;二是立足长远,融合发展,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效能;三是加强旅游扶贫的人才建设,为旅游扶贫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文章目录
- 一 西藏旅游扶贫的逻辑建构:基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内源型发展”模式
- (一)作用机理:旅游与扶贫的融合发展
- (二)内源型发展:旅游扶贫的本质特征
- 二 地方实践:西藏内源型旅游扶贫模式的案例解读
- (一)“党支部+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工布江达县帕朗莎藏家乐
- (二)“公司+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江孜甲羌百马旅游公司助民脱贫
- (三)“党支部+能人+小组村民+贫困户”旅游扶贫模式:米林县索松村
- (四)“政府+企业+合作社”的旅游扶贫模式:波玛村德吉藏家
- (五)“能人引领”的旅游扶贫模式:扎囊县阿扎乡阿扎村
- (六)“生态旅游”的扶贫模式:拉萨市柳梧新区达东村
- 三 效应分析:西藏内源型旅游扶贫的成效及问题
- (一)结果性成效
- (二)影响性成效
- (三)导向性成效
- 四 经验总结:西藏内源型旅游扶贫的启示及建议
- (一)西藏内源型旅游扶贫的启示
- (二)未来西藏发展旅游扶贫的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