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综述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综述
报告字数:10717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十二五”时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北京市旅游经济运行仍然稳中有进。通过对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旅游统计和市场调查数据、相关宏观经济数据、重点旅游城市的对比数据等数据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总体发展状况。通过对北京市旅游市场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北京市旅游行业发展情况,找出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并对“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总体发展状况
- (一)旅游业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 (二)旅游业对北京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其增加值对第三产业贡献近10%
- (三)市民旅游规模与收入逐年递增,且收入增长快于人数增长
- (四)国内来京旅游市场对全市旅游业的贡献最大
- (五)通过高端营销,改变北京旅游市场客源结构,人均旅游外汇收入逆势增长
- (六)北京市旅行社企业活跃,全国排名居首
- (七)北京市A级景区数量与质量在“十二五”时期均有提升
- (八)北京市星级饭店各项经营指标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均名列前茅
- (九)乡村旅游对郊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作用显著
- 二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三大旅游市场主要特征
- (一)市民旅游市场
- (二)国内来京旅游市场
- (三)入境旅游市场
- 三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主要问题
- (一)入境旅游市场疲软,多项指标持续下跌
- (二)国内来京旅游花费结构变化较大,购物花费的占比下滑明显
- (三)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的丰富程度与档次,不能满足市民的旺盛需求
- 四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借力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趁势发展北京入境旅游
- (二)重视周边市场竞争,通过精准营销策略,开拓多元化的新兴入境旅游市场
- (三)积极促进和发展入境旅游等符合“四个中心”定位的高端旅游
- (四)积极采取措施,激活旅行社等相关企业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 (五)改善旅游产品及商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状
- (六)通过增加供给以强化和扩大国内来京游客的体验性旅游消费
- (七)多样化开发北京周边地区休闲度假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 (八)加强旅游业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形象提升的研究,利于长远发展
- (九)通过居民旅游需求与收入匹配度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和提升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