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以青岛为例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以青岛为例
报告字数:7349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经过了“萌芽-起步发展-扩展完善-提质增效”几个阶段,日益完善和体系化,近期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文化法治建设填补了空白,多部委联合出台政策成为常态,资金扶持方式发生创新性转变,数字文化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先进城市纷纷出台专项政策等。这些重要趋向和亮点,对于地方政府(如青岛)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地方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在政策的体系性、资金扶持方式、对前沿的把握和细致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应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调整。
文章目录
- 一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阶段
- 二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亮点
- (一)文化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填补了空白
- (二)政策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多部门联合出台成为常态
- (三)资金扶持方式不断探索,正在发生创新性转变
- (四)数字文化产业是大势所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 (五)先进城市勇于创新,纷纷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
- 三 青岛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 (二)资金扶持路径有待进一步更新
- (三)缺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
- 四 调整和完善青岛文化产业政策的建议
-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要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完善体系化建设
-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要加强前期调研和社会协商
- (三)开拓思路,进一步优化资金扶持方式
- (四)顺应趋势,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 (五)发挥优势,出台文化产业专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