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旅游发展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旅游发展
报告字数:12720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特色文化和经验精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研究了江西婺源篁岭晒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当地居民感知真实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篁岭晒秋习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非遗价值及旅游开发阶段,揭示了居民感知真实性在自发性旅游开发、政府引导与初步开发、品牌化与商业化扩展以及创新转型四个阶段中的动态变化,即经历了从客观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真实性,最终回归客观主义真实性与存在主义真实性的结合。本文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篁岭晒秋习俗的真实性面临着商业化、符号化和表演化的挑战,但在社区参与、文化认同和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感知真实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最终提出了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其他乡村非遗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篁岭晒秋的非遗价值与旅游发展
- (一)篁岭晒秋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二)篁岭晒秋的非遗价值
- (三)篁岭晒秋的旅游开发阶段
- 三 居民感知真实性的演化
- (一)自发性开发阶段(2009年以前):客观主义真实性
- (二)政府引导与初步开发阶段(2009~2014年):存在主义真实性
- (三)品牌化与商业化扩展阶段(2014~2020年):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 (四)创新转型阶段(2020年至今):客观主义真实性与存在主义真实性的结合
- 四 旅游发展与真实性的保护
- (一)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挑战
- (二)真实性保护的策略
- 五 研究结论
- (一)居民感知真实性在旅游开发中的动态演化
- (二)居民感知在文化真实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 (三)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