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绍兴市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绍兴市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建设 “健康绍兴”,促进全民健康,根据《浙江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浙卫发〔2017 〕5 号)和《绍兴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绍市十三五规划办〔2016〕11号),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政府主导,把发展基层卫生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着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基层卫生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至2015年底,全市设置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78家,村卫生室919家,巡回医疗点77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立市(县)、镇医疗联合体27家和县域医学共享中心22家。城乡居民就医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至2015年底,全市基层卫生人员9907人,其中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797人,在岗在编总数比例70.2%,执业和执业助理医师3769名,注册护士1981人,乡村医生 1399人。“十二五”期间基层卫生队伍总数增加9.7%,本科和专科学历比例增加19.76%,分别高于全省4.7、6.5个百分点,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229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到2015年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标准达到40元,为406.94万城乡居民建立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60岁以上参保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65%以上,管理高血压患者43.73万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0.36万人,血压和血糖控制率达到60%左右,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36万人。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到2015年底,全市有市级基层特色科室30个,甲等卫生院22家、乙等卫生院51家,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国和省级示范中心,14家乡镇卫生院评为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十二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长71.45%,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数增加157%。
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36.6%,启动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嵊州市),建立了新的绩效工资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率先推行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18.39%。2014年,我市及柯桥区、嵊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嵊州市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得到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批示肯定,绍兴做法在全国推广。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规划目标 |
2015年 |
1 |
所有建制乡镇(街道)均有1家政府举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 |
100% |
100% |
2 |
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率 |
85% |
88% |
3 |
应建村卫生室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率 |
90% |
93.6% |
4 |
“20分钟服务圈”覆盖所有行政村 |
100% |
95% |
5 |
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 |
60% |
60.1% |
6 |
以区、县(市)为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达标率 |
92% |
100% |
7 |
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
90% |
91.9% |
8 |
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
65% |
68% |
9 |
Ⅱ |
65% |
67.5% |
10 |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
88% |
90% |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健康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环境更加优化,“三医”联动综合医改更加深化,为我市基层卫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从基层卫生发展外部环境看,基层卫生工作面临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变化、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因此,在“十三五”时期,需要更加强化基层卫生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在维护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和“守门人”作用。
从基层卫生发展内部要素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层卫生服务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基层事多人少,供需矛盾和基层服务能力不强问题愈加突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尚未形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十三五”时期,需要更加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加有效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紧紧围绕“健康绍兴”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立整合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基层卫生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为率先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需求导向;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坚持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十三五”末,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进一步加强。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为目标,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用人机制、补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以更好提升城乡居民感受度为目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含全科医生、责任医生、乡村医生,下同)签约服务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形成,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主要指标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目标值 |
服务 网络 |
1 |
每个建制乡镇(街道或每3-10万服务人口)有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00% |
2 |
居民20分钟可达医疗卫生机构比例 |
95%以上 |
|
服务 能力 |
3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包括非县城所在地的县级医院) |
0.98床/千人 |
4 |
开展二级以下手术的中心镇医疗卫生机构 |
20家左右 |
|
5 |
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覆盖面 |
35% |
|
6 |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
3名 |
|
7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县域内总诊疗量的比率 |
75% |
|
运行 机制 |
8 |
以县(市、区)为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覆盖率 |
100% |
9 |
以县(市、区)为单位基层补偿机制改革覆盖率 |
100% |
|
10 |
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 |
80% |
|
11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元) |
省定标准 |
|
服务 质量 |
12 |
家庭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 |
50% |
13 |
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
90% |
|
14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75% |
|
15 |
高血压患者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 |
65% |
|
16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 |
70% |
|
17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县域医疗质量控制体系覆盖率 |
100% |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按照绍兴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资源布局。原则上,政府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或按3-10万居民(常住人口)举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社区居民出行15-20分钟可到达的要求由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建制乡镇应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一所村卫生室(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或“15-20分钟服务圈”要求,完善村卫生室(站)规划设置,对村型较大、人口较多、自然村较为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村卫生室;对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可合并设立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再设立村卫生室。对居住分散、交通偏僻且暂不具备条件设置村卫生室的行政村,通过设立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点,推行驻村医生制度、开展巡回医疗等多种形式,实现“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规划8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家左右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新建、改扩建,重点推进行政区域调整、旧城改造、新建小区等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按A、B、C三种类型每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配设备配置率要求达到90%以上。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社会资助等方式,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鼓励探索医疗机构连锁经营。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重点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开展“5+3”和“3+2”模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医技岗位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基层各类卫生人员综合培训率稳定在90%以上,乡村医生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以上资格。着力培养一批基层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基层名医(中医)、基层医坛新秀等。完善基层卫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吸引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积极培养本土化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员400名,通过加强全科住培基地建设并组织转岗培训,培养全科医师和助理全科医师250名。探索推进县乡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通过对口支援、上挂下派、进修学习、离退休返聘、医师多点执业、城市医生到基层服务等措施加强县乡人才统筹使用和交流。
(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培育形成20个左右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中心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对周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功能。开展第二周期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国家级群众满意卫生院创建率达50%以上。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争创省级百强中心和全国百强中心。推进新昌县省级卫生重点县工作。建立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与县级及以上医院建立联合病房、联合门诊,开展县级以上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帮扶工作。健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制度。发挥卫生计生融合优势,增强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
推进基层特色科室建设。重点加强全科门诊建设,采取自建、联建等形式,按需发展基层急诊、康复、口腔、中医、产科、儿科等专业科室和骨伤科、社区康复、慢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开展绍兴市基层特色科室评选,三分之一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基层特色科室。推广建设基层慢病联合门诊。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依托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提高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质量和覆盖面。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加强医疗文书质量、医院感染、医疗安全管理,依托县级医疗质控组织,加大医疗质量督查力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健全和完善用药管理制度,加强抗生素应用管理,强化基层用药与医院用药的匹配度,促进群众有序看病、合理就诊、方便配药。
(四)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建立与服务人口(含流动人口)、服务内容变化相衔接的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动态增长机制,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达到省规定标准,流动人口项目经费至少为户籍人口一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方式改革,合理分配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例和经费补助。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和业务培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指导团队建设,完善服务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质量与结果应用。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落实健康档案动态规范管理,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继续实施参保居民免费健康体检。深化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促进工程,为居民提供连续、便捷、全面的健康服务。
(五)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收费价格、财政补助、医保报销、绩效考核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每名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达到1500人左右,签约覆盖率达到50%,重点人群有效签约服务率达70%以上。稳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保门诊按人头付费相结合改革,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守门人和医保基金守门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广 “1+1+X”和“1+X”签约服务模式,按需开展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等居家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百姓感受度。扩大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试点。建立完善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的联动工作机制,畅通上下转诊服务路径。培育建设签约服务示范点10个以上。
(六)推进基层医养结合服务
通过医疗养老联合体、签订机构间协议合作机制或与老年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等多种形式,到2020年,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都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有条件的增加老年医疗和护理服务床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七)推进基层“智慧医疗”服务
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和构建协同型医疗卫生服务为导向,以规范化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教育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签约服务、预约诊疗、智能支付、智能查询、检查结果推送、药物配送、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综合管理等应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转变。提升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绩效考核管理等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
(八)深化基层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实现市、县级医疗资源规范化下沉乡镇全覆盖。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功能共享的原则,建立多形式可持续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或紧密型医疗技术协作体。健全县域临床检验、影像会诊、消毒供应、心电图诊断、慢病诊治等共享中心运行机制,提高优质医疗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同质化服务。
推进乡村一体化综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率达100%;对规划内的村卫生室全面实行紧密型(人、财、物统一管理)一体化管理;对规划外村卫生室全面实行基本型(规范管理)一体化管理。
完善基层运行机制。推进嵊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广。优化稳定村卫生室运行保障机制,保障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建立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建立以管理绩效、服务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量化考核,全面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性分配机制。建立竞争性用人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达到80%以上。坚持和完善院长负责制及任期目标责任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市)要将基层卫生工作纳入卫生计生事业的总体规划,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进一步健全县(市、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和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健全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社区)联络员制度,加强部门协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政策保障
强化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的政策保障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和人事、医保、价格等相关政策,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服务、行业监管等职能,负责规划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加强宣传引导
基层卫生发展规划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基层卫生发展规划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规划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为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加强督查评估
建立规划督查评估机制,期初要对本规划进行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评估;期中要开展检查,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期末进行全面总结和验收。加强规划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
附件:1.绍兴市“十三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表
2.绍兴市“十三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规划表
附件1
绍兴市“十三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表
区、县(市) |
“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
“十三五”规划设置数 |
||||||||||
乡镇(街道数) |
行政村(社区)数 |
社区卫生服务站 |
村卫生室 |
医疗点 |
乡镇(街道数) |
行政村(社区)数 |
规划设置数 |
|||||
规划设置数 |
已建数 |
规划设置数 |
已建数 |
社区卫生服务站 |
村卫生室 |
医疗点 |
||||||
越城区 |
8 |
172 |
48 |
55 |
6 |
3 |
0 |
14 |
310 |
83 |
29 |
- |
柯桥区 |
16 |
356 |
193 |
128 |
203 |
204 |
9 |
16 |
354 |
108 |
288 |
10 |
上虞区 |
20 |
339 |
115 |
100 |
120 |
112 |
11 |
20 |
339 |
115 |
120 |
20 |
诸暨市 |
27 |
539 |
256 |
256 |
245 |
262 |
0 |
27 |
539 |
256 |
252 |
- |
嵊州市 |
21 |
452 |
132 |
131 |
148 |
148 |
38 |
21 |
452 |
116 |
133 |
38 |
新昌县 |
16 |
415 |
51 |
37 |
48 |
152 |
18 |
16 |
411 |
37 |
133 |
18 |
市直开发区 |
11 |
257 |
61 |
73 |
4 |
38 |
1 |
4 |
130 |
41 |
10 |
1 |
全市合计 |
118 |
2530 |
856 |
778 |
774 |
919 |
77 |
118 |
2535 |
756 |
965 |
87 |
附件2
绍兴市“十三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重点项目规划表
序号 |
建设单位 |
项目名称 |
建筑面积(m2) |
床位(张) |
预算投资 (万元) |
建设年份 |
||||||||
1 |
越城区迪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新建 |
4000 |
15 |
5000 |
2016-2020 |
||||||||
2 |
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异地新建 |
3600 |
35 |
4466 |
2016-2017 |
||||||||
3 |
越城区皋埠镇卫生院 |
高新分院新住院大楼建设 |
19500 |
500 |
23685 |
2017-2022 |
||||||||
4 |
越城区陶堰镇卫生院 |
陶堰镇卫生院异地新建 |
8000 |
80 |
5000 |
2017-2019 |
||||||||
5 |
越城区东湖镇卫生院 |
东湖镇卫生院 |
6000 |
60 |
5000 |
2016-2018 |
||||||||
6 |
柯桥区华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扩建改造工程 |
17157 |
200 |
9000 |
2016-2018 |
||||||||
7 |
上虞区丰惠镇政府 |
上虞人民医院丰惠分院易地新建项目一期工程 |
18660 |
200 |
8500 |
2014-2016 |
||||||||
8 |
嵊州市崇仁镇政府 |
崇仁镇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 |
10000 |
120 |
5000 |
2019-2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