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资讯
家庭医生自述:一名乡村医生服务上千人 签约率高不等于效果好
来源:鉴闻 作者:姚舜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近日,有媒体报道,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95%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
数据公布后引发争议。国家卫计委基层司12月20日回应表示,“家庭医生”的概念不是私人医生,所以签约数字与大家感受有所差异,下一步将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5亿的数据从何而来,国家卫计委表示,自2017年5月起,各地通过国家专门的信息系统报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数据,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填报,省级进行汇总,报送到国家卫计委。
一名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安徽宣城的一线医生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好政策,目前报告中的数据只是个数字。政策实施后,最主要是看效果,关注老百姓看病有没有改变,不是看重签约率。
以下是该医生的口述。
北京长辛店街道奥林匹克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温馨提示。图片来源:姚舜 摄
1、这是个好政策
我是一名全科医生,12年前从医,先后在多家市级二甲医院供职,现在在一家乡镇卫生院工作。
2016年5月,我国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月,国务院医改办下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月底,我市卫计委下发了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到2016年底,市县辖区内总签约率达到15%、重点人群签约率30%、有偿签约率5%。农村居民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有偿签约服务不低于20%、15%和15%。以后年度,有偿签约服务率逐年递增,签约对象逐步扩大。
7月,我成为自己所在辖区的分管负责人。家庭医生队伍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政策。
现在,医疗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问题,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我镇下辖7个自然村,2万多人,村卫生室在册共计15家,参加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有11家,乡村医生有10多名。
签约服务本着自愿的原则,有签约意愿和服务需求的居民,可到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协议涵盖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事项。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我们通过设宣传栏、拉横幅、走访、定期设点等方式开展签约活动,面对面和患者宣传这项政策。
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是困难的。
在一次宣传中,有名患者不愿意签约,我就从他的角度去劝说,告诉他,签约后可以享受一次免费胸片检查;正常拍一次胸片65元,签约后只需20或30元就可以,可减免住院门槛费。最后他同意了。
经过努力,我们辖区去年有3000多人签约,完成了市里的指标。
2、执行存在挑战
家庭医生的签约条款里,医生会根据约定提供一些服务。
例如,为签约对象提供就医路径指导、转诊预约、代购药品、住院床位联系和合理用药指导;免收在村卫生室就诊一般诊疗费个人部分;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包括夜间急诊;减免一次在所在地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门槛费;家庭医生团队会对签约者进行家庭访视、体检、体检结果告知、生活方式指导等一系列工作。
我们还会与当地二甲、三甲医院实行1+1+1模式,即一名市医院医生、一名卫生院医生和一名卫生室村医,共同负责一个村卫生室。村医发现病人,不能处理的就转给卫生院,卫生院不能处理,转市医院。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操作上存在问题。
签约内容里写道,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包括夜间急诊,但不包括出诊。我们内部开会时,村医经常说,一些已经签约的人生病时,希望医生出诊。但医生有时候会很忙,实在没空。
另外,有些村子地势险要,山路都在悬崖上,一到下雨下雪就封路,考虑到安全,也很难出诊。
去年,镇里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子,一名癌症晚期的患者要求村医去输液。当时这个村医也在忙,考虑到路程非常远,山路非常险,没有去。后来患者打市长热线投诉村医。
他是我们这里最年轻的村医,35岁,辞职去了一家民营医院,现在月收入最少四五千元。
我到这个镇卫生院以来,村医的数量没有增加过。村医出现断层,队伍里没有年轻人,年龄都比较大,其中几人已年过五旬。市辖区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村医队伍里没有年轻人,归根结底是收入低。
一个1500人左右的村子,村医一年收入也就四万元多点。再除去生活开销,剩不了多少。另外,村医不属于体制内,工作环境艰苦,没多少年轻人愿意干。
在医生行业,基层留人一直都是个大问题。甚至市里的一些医生,在考取副高职称后,辞职去了沿海城市工作。
2017年5月19日,日照市卫计委组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图片来源:日照卫计委
3、效果不能只看签约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了一年多,村医的工作状态就是一个字——忙。年度工作计划从一月份到十二月份,全部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是以团队服务形式为主,团队包括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但政策的真正实施者还是乡村医生,一个人负责至少2000人,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正在核算今年的履约工作量,一年到头也就七、八万左右的收入。
2017年5月起,各地通过国家专门的信息系统报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数据,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填报,省级进行汇总,报送到国家卫生计生委。
根据国家卫计委消息,全国一般人群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完成了30%、60%的医改工作目标。
卫计委也同时指出,目前签约服务的推进还不平衡、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今年,市里下达了新的签约率指标,要求总签约率30%、重点签约率60%、有偿签约率10%,到2018年1月底,有偿签约率达12%。
截止目前,我们辖区的总签约率及有偿签约率都达到目标了,重点率还差一点。
如果达不到指标,我们将会面临挨批评、被点名、大会做报告、扣公卫资金这些问题。
根据报道,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95%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
我认为,政策实施后最主要的工作是看看效果,老百姓看病状况有没有改善,不是看重签约率。
根据数据,我国全科医生的数量不够,距离2020年每万城乡居民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家卫计委也指出,目前签约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签约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居民获得感不强。
家庭医生这个确实是个好政策,我认为就是执行有些冒进了。应该让一部分人切实享受到好处后自行去宣传,而不是让我们医生打广告强行去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