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层扶贫中的“问题户”:生成逻辑与应对机制
基层扶贫中的“问题户”:生成逻辑与应对机制
报告字数:7727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本文选取调研中三个涉及“问题户”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呈现,通过“问题户”的类型与应对策略,探讨了“问题户”的生成逻辑和应对机制,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扶贫政策下达的同时,配套其他资源;让政府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更好地利用体制外压力。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户”
- 二 动机各异的“问题户”与干部的应对策略
- (一)谋利的T镇村民——道德施压、感化与技术辅佐
- (二)谋情的D村村民——建立共情、说理、许诺
- (三)谋情的H村村民——震慑、疏导、许诺
- 三 “问题户”的生成逻辑
- (一)背景差异——官僚体制的理性与传统乡村的感性
- (二)动机差异——避责升迁与谋利谋情
- (三)示范区下加剧的压力型体制
- 四 “问题户”的应对机制
- (一)情景转换与进入
- (二)动机分析与策略选择
- (三)随机应变的互动式过程
- 五 思考与建议
- (一)处理“问题户”:扶贫政策下达的同时,配套其他资源
- (二)下放干部的形式:让政府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
- (三)强化监督:更好地利用体制外压力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