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镉低积累水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长沙顺利召开
近日,由我院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镉低积累水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在长沙启动。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德咏,省科技厅前沿技术处副处长谭浩,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何超应邀出席。项目咨询专家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院士、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贺浩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辉教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孙传清教授、湖南大学刘选明教授,主持单位——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唐文帮教授及项目组成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德咏主持。
柏连阳院士表示,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是解决我国南方稻米镉超标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项目开展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的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意义重大。
项目主持人王天抗研究员从立项背景与产业问题、研究内容与课题设置、研发团队与经费投入、组织管理与风险分析等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汇报。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从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精准鉴定体系构建及关键栽培技术研发、长江上游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鉴选及示范、长江中下游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鉴选及示范、华南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鉴选及示范、土壤镉超标区域水稻订单回收种植及流通监测系统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汇报。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对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项目由我院牵头,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镉低积累水稻研发的优势单位,针对南方稻区水稻镉积累表型鉴定误差大、高产稳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缺乏、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不足、镉低积累水稻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构建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精准鉴定评价体系,鉴选适应南方不同生态稻区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探索配套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区域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探索镉低积累水稻粮食的订单回收模式,建立土壤镉超标区域粮食种植及流通监测系统。推动南方镉污染稻区稻米实现安全生产。
会后,项目团队召开了交流会,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