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学术资讯 >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助力云南大麦产业融合发展

学术资讯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助力云南大麦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物质资源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9日

 2025年3月21-27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资深首席曾亚文二级研究员邀请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所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及其岗位科学家许如根二级教授,带领体系内秋播啤酒大麦育种岗位科学家、大理和保山二个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宁蒗科技特派团、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永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20多名专家,先后对保山(腾冲)、大理(永平、洱源)、丽江(宁蒗)、楚雄(南华)等州市县大麦及其青稞产业调研指导,助力云南大麦产业融合发展。

3月21-23日保山大麦育种及其良种繁育基地调研指导。对保山综合试验站大麦育种基地、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和顺镇(云饲麦10号、云饲麦14号、云饲麦16号、云啤21号及云啤15号)及猴桥乡(云饲麦3号)大麦良种繁育基地调研中,许如根提出“种子包衣防止条纹病及其黑穗病”等建议;曾亚文提出“和顺镇借鉴洱海留香麦浪观赏基地实现农旅融合”。

3月23-24日,大理州大麦农林旅融合调研指导。以云啤18号和云饲麦10号及凤大麦7号为主的永平县博南镇新田村核桃林下大麦千亩示范基地、云啤15号和云功麦2号为主云南农垦洱海留香大麦浪观赏基地、云饲麦10号和云饲麦3号的洱源县宁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百亩青贮饲料大麦示范基地、大理综合试验站大麦育种基地调研中,许如根提出“化控缩短低位节间长控制倒伏、强化大麦籽粒秸秆一体化收获粉碎机研发和云饲麦系列品种前景广阔”等工作;曾亚文认为“洱海留香基地成为中国大麦农旅结合的成功范例及世界麦浪观赏的典范,研发云功麦浪酒前景广阔”。

3月24-26日,国家宁蒗科技特派团大麦产业融合调研指导。以云啤15号和云饲麦10号为主的宁蒗县月水湾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种植大麦割苗喂小牛易消化及其生长健康肥壮,可利用大麦周年播种生产大麦苗作小牛饲料;引进64个大麦品种(系)间作马铃薯试验及其多菌灵拌种技术的云饲麦3号及云饲麦10号在翠玉乡大麦良种繁殖效果好,依托宁蒗县泓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强化云啤15号和云啤18号去杂收种技术指导;永宁镇引进彩色稻(岫紫粳1号、黄彩和粉彩)绘制田间彩色图;依托宁蒗县格姆酒业有限公司引进云稞1号、云啤15号和云饲麦8号对泥鳅沟村大麦及其青稞控草养殖畜禽技术指导;宁蒗锦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苕子混种大麦云啤15号喂鹅效果好。另外,还对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麦育种基地调研指导。

3月27日,功能土豆米和功能啤酒为健康中国提供新途径。针对宁蒗县土豆生产技术需求,建议以药食同源物质及其功能杂粮(青稞/玉米/苦荞/燕麦)与鲜马铃薯为原料研发功能土豆米,协助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土豆米生产设备及其技术支撑,积极联系并得到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吴奇院士构建土豆米的生产、销售及其功能食品信息技术支持,为宁蒗功能土豆米防治人类慢性病做出贡献。另外,在南华县野生菌加工产业园与云南楚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州川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座谈啤酒大麦、麦芽及其啤酒生产事宜,尤其特色功能啤酒将成为啤酒工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