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学术资讯 > 科技助力农业增效,测产验收见证丰收成果——“云南特色稻麦豆作物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 选育品种“云麦114”观摩及测产验收现场会顺利召开

学术资讯

科技助力农业增效,测产验收见证丰收成果——“云南特色稻麦豆作物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 选育品种“云麦114”观摩及测产验收现场会顺利召开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物质资源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3日

针对云南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芸豆育种中高效种质资源缺乏,优异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特色稻麦豆作物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      应用”项目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通过构建分子检测与目标性状鉴评相结合,双单倍体育种等稻、麦种质资源特性精准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水稻、小麦、芸豆关键种质配套的高效规模化生产技术并进行应用,以全面提升我省地方主要粮食作物资源利用率及突破性品种自主创新能力。项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生物所)作为承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作所)等7家单位和企业做为参加单位共同完成。

  “云麦114”是利用常规杂交育种结合小麦单双倍体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滇审小麦2023003号),适宜在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下进行高产种植。该项目为“云麦114”的培育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推动了云南小麦种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2025年3月22日,生物所联合粮作所在石林县石林街道举办“云麦114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百亩试验示范”观摩会,同时邀请云南省科技厅农村中心李德轩主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马伟副处长等多位省内同行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项目主持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生物所副所长杨雅云研究员,主要参加单位粮作所党委书记沈锡琼,副书记刘琨研究员、石林县农技推广站,植保站等相关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现场会。

示范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螺蛳塘村,示范面积108亩,于2024年9月30日播种,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示范区小麦长势整齐,产量喜人。在测产现场,专家组对“云麦114”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通过科学抽样、测量株高、穗数、粒数等关键指标,结合田间长势和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初步测产结果显示,今年示范区“云麦114”平均亩产达到349.52千克,相比2024年当地小麦平均单产206.9千克/亩,亩增产142.62千克,增产68.93%,亩增收356.55元,实现了高产增收的目标。测产验收不仅见证了丰收的喜悦,也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与测产验收的专家表示,此次测产结果充分体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广良种良法、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云南小麦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项目主持人杨雅云表示,未来结合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升云南稻麦豆种质资源评价利用水平与地方主要粮食作物资源利用率,增强突破性品种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云南种业朝着现代化、高效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提升云南种业的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